摘要:教育报刊在传播教育理念、提供教育资讯、推动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数字时代,教育报刊同其他传统媒体一样,也面临着内容更新、传播方式、受众需求等方面的压力,如何在新的环境中保持发展活力、提升影响力,深度融合成为必然选择。教育报刊要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就要着眼于内容创新、渠道拓展和经营模式创新这三个维度,主动谋改变、谋融合、谋发展,以先期策划增强报道影响力,以协同互补打造传播新生态,以优质人才队伍助力融媒转型,从而驱动自身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教育报刊 融合发展 全媒体 《现代教育报》
教育报刊在传播教育理念、提供教育资讯、推动教育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媒体力量。《现代教育报》创刊于1991年,前身是北京市教委机关报《北京教育报》,作为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所属的教育专业报刊,始终坚守北京市教育新闻宣传主阵地,充分发挥“北京教育官方通讯社”的重要职能,围绕“建设首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主动谋改变、谋融合、谋发展,不断创新突破,持续向着“打造首都教育新闻宣传舆论高地”的目标迈进,推动报社发展提质增效。
一、内容创新,以先期策划提升报道影响力
近年来,围绕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呈现的新趋势、新亮点,《现代教育报》发挥自身作为教育专业报的影响力和融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主动策划,挖掘讲述教育故事,产出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和引导力的报道。
1.围绕重大时政热点,确保议题的重要性。教育报刊通过对某些议题的深入报道和持续关注,能够强化公众对这些议题的认识,提升其在社会议程中的位置。而不同议题之间的报道频率和深度,也能够影响公众对不同议题重要性的判断。例如,该报提前关注北京冬奥会、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大事件,挖掘报道其中的教育力量,撰写冬奥会志愿者出征、首都教育系统弘扬北京冬奥会精神等通稿。2022年,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该报策划推出了多种形式的系列报道,不仅编辑了《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96版特刊,还设立了《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高端访谈》栏目,刊发高校校长、各区教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访谈。同时,《身边好老师》栏目持续进行人物专访报道。丰富多彩的策划内容,展现了首都教育人的责任和担当。2023年北京两会期间,通过观察分析北京各区两会透出的新气象,与受众分享各区教育发展新计划。在关注全国两会教育话题的同时,打开思路关注北京校长对全国两会的思考,策划了“现教评—‘两会’时评”等系列评论,同时针对ChatGPT、科学教育、就业难、教师负担、学生心理健康等热点话题,邀请专家学者、媒体评论员、一线校长等第一时间发声。
2.紧扣重要时间节点,深化议题的专业性。通过选择报道的议题和内容,教育报刊能够引导公众关注教育领域的重要事件和问题,尤其是报道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教育政策、教育改革、教育现象等,从而将这些议题纳入公众的视野,引发社会的关注和讨论。该报根据受众定位,抓住开学季、毕业季、考试季、教师节等时间节点,就家长和学生关注的中考、高考、体测等社会性话题,从考前备考、考中关注、到考后分析进行相关内容的策划,不断为受众提供递进式信息服务。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到来前夕,该报独家调查首都教师阅读现状,完成了《“有组织的阅读”成教师成长标配》等系列报道。同时,报社记者深入近30所学校采访,以“寻访首都书香墨韵校园”主题报道的形式,生动再现了首都中小学校在打造书香校园、以阅读撬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实践中的巨大收获,形成了《书香墨韵 悦享校园》特刊。伴随着新学年,一批新教师走上三尺讲台,为了帮助他们实现专业成长,报社特邀20位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为新教师解答了20个最为紧迫的问题,编辑出版了《新教师成长手册》。
3.策划特色栏目,注重议题的实效性。2023年,该报增设《首都特色课程地图》和《家庭教育百问百答》特色栏目。京西古道课程、运河课程、紫禁城课程等成为首都中小学有效整合利用周边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