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群众办报”传统 推动地方党报创新传播
作者 孙笑
发表于 2025年1月

摘要:地方党报贴近基层,与广大群众联系密切。近年来,地方党报开展的新媒体传播实践,在创造新型党报传播终端的同时,也重塑了“党报与群众”“党报与读者”“党报与受众”“党报与用户”的关系。青岛日报社运营的观海新闻客户端,通过赓续“群众办报”传统,继承党报联系群众、动员社会的优良传统,并创新党报的新闻传播活动。

关键词:地方党报 新媒体传播 党报新闻客户端 群众办报

信息传播技术变革深刻影响了传统党报的传播活动,各地方党报开始加快自主可控的移动平台建设,以扩大党报的影响力。青岛日报社也不断将资源向移动端倾斜,推出观海新闻客户端。截至2024年2月,客户端累计下载量突破2500万人次,观海融媒体矩阵覆盖用户群达到4700万人。笔者以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客户端为例,对其平台运作进行参与式观察,综合文献调查与关键人物访谈方法,从传统党报研究的理路出发,分析观海新闻的多样化传播实践,并反思如何在新媒体中赓续“群众办报”的优良传统,并对其进行适应性地转化发展,探索地方党报客户端新闻传播创新路径。

一、党报客户端靠“大家”:发动群众参与办报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理念指出党报要依靠全党和全体群众共同的力量来办,办报的职责就不再局限于党报编辑部的少数工作者。历史上,这种“靠大家来办报”的思想转变了报刊的组织方式,发动全党力量、群众力量为党报撰稿,使党报真正成为“党的报纸、群众的报纸”。如今观海新闻客户端作为联系党与人民群众的新兴媒介,在新传播技术赋能下,创造性地吸收了“群众办报”理念,将广大基层群众直接纳入全媒体传播体系之中,发挥了党的新闻工作的影响力与引导力。

1.聚合组织成员:整编办报主体队伍。在组织内部,面对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集成性的特点,青岛日报社聚合下属三个报纸编辑部成员,共同打造观海新闻内容生产主力军。稿源库统合开放,记者协同完成采编工作,重建了一条以党报客户端为首发平台的全新新闻生产与传播链条。部门的融合与采编人员的重组无疑激活了党报系统内党员和群众跨部门参与办报的模式,强化了组织内成员自觉成为党报客户端新闻工作者一分子的意识。

2.发展半组织成员:新时代基层“通讯员”制度。在早期“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实践中,党组织大力建设半职业化的通讯员网络,工农通讯员成为办报主体的大范围扩展对象。党报不单征集“工农来信”,地方党部还肩负训练工农通讯员的责任,目的在于“使他们能够更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的实际意义,从这些问题联系到党的政治宣传上来”。在报刊的中介作用下,党组织与基层群众之间频繁交往、互动。继承“必须依靠群众办报,吸收群众来稿”的办报传统,观海新闻重视多元信息来源与新时代“通讯员”的训练工作,在新的语境下提出“链接”的理念,这一传播话语不仅表达出媒介本身的功能属性,还隐含了党群关系的密切性。“链接”的具体举措包括以下做法。

一是链接自媒体。新闻客户端搭建了高度开放的内容众创聚合平台——“观海号”,以青岛市自媒体协会为平台,聚合与链接优秀自媒体1000余个,采用特色专题、特聘作者等形式,会聚了网络大V,将他们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转化为党报客户端的传播优势。如观海新闻联合青岛自媒体协会推出的《外籍网红带你逛大集》《头部大V:传播青岛正能量,有我一份!》等系列专题报道。党报客户端内容生产不再是少数编辑和记者的事情,而是以更贴近群众文化程度与兴趣的方式,用群众自己的态度和话语来叙述新闻,充分体现了“群众办报”理念。

本文刊登于《传媒》2024年2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