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
作者 飞氘
发表于 2025年2月

1904年底,上海商务印书馆旗下的《绣像小说》第21期开始连载《月球殖民地小说》(以下简称《月》)。这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后来被追认为“中国作者创作的最早的科幻小说”(《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I》,1986)。由于这个头衔,它常被科幻研究者提及,今年(2024)也被作为“中国科幻120周年”纪念。

不过,就其思想性与艺术性而言,《月》并非佳作。在问世之后的八十多年里,它几乎没有引起任何反响。笔者检索了几十种数据库,也只找到两篇提及它的文章。

《绣像小说》第21 期封面

1905年5月31日,《申报》登载了《志谢第三十二期至三十四期绣像小说》:“仆生平有小说癖,而于摹写人情世态诸书,尤百读不厌。……至《月球殖民地》《珊瑚美人》《回头看》《卖国奴》诸作,亦皆措词新颖,寓意深远,是诚有功世道之文,不仅作小说观也。”

文章署名“颠”,作者为《申报》主笔雷瑨。文中提到的《绣像小说》第32—34期,刊登了《月》的第15—20回。

今天的读者,若非研究之需,大概不会有动力读完这部冗长而乏味的作品,而有小说癖的举人雷瑨,当真觉得《月》“措词新颖,寓意深远”吗?或者这只是客套话?笔者无从判断,只知道他不止一次在志谢文章中论及科幻小说。在1906年2月28日、6月11日的《申报》上,他先后提到:“读《生生袋》可以发明生理学之功用。盖小说也,而改良政教、整齐风尚亦寓于其中矣。”(《志谢〈绣像小说〉》)“《地心旅行》一册,则从科学中特辟奇思,虽无此事而未必无此理也。

本文刊登于《科幻世界》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