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大盘鸡又名沙湾大盘鸡,是发源于新疆塔城地区的特色美食。
上世纪80年代,正值新疆公路建设和公路运输大发展之际,很多长途司机早晨从乌鲁木齐出发,沿312国道一路向西,到沙湾刚好是午饭时间,沙湾大盘鸡通过司机们的口碑相传,沿着漫长的公路线自西向东,从沙漠戈壁向外延伸,名气日盛。
现在效力于CBA北京北汽队的张才仁,就来自新疆沙湾,今年已经是他在北京工作生活的第16年了,他也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北京队的主要轮换,队友偶尔会和他开玩笑,“你现在是沙湾的第二名人,在全国的名气仅次于大盘鸡。”
从边缘人,到青年队核心
张才仁1995年1月1日出生于新疆塔城沙湾,在乌鲁木齐体育运动学校开始了篮球生涯,14岁那年来到北京,进入首都体育学院凤凰岭竞技体校,后来北京男篮三队教练员刘宏威和安宏乐去首体挑人,看中了身体对抗出色、敢打敢拼的张才仁,他就此进入北京男篮三队,不久又升入二队。
张才仁刚入队的时候,亮眼表现并不多。当时的北京青年队领队兼主教练张云松回忆说:“张才仁基本功很不扎实,经常出现运球砸脚面这样的低级失误,训练过程中能保持专注的时间不长,训练刻苦性也有欠缺。”
正因为如此,虽然张才仁早在2011年就代表北京出战青年联赛,但在队里的地位比较边缘。在CBA从青年队升一队的名额很有限,当时那支首钢青年队,王旭、尹众、李麒、蔡雷霆、赵梓壹等球员才是核心。
2011年10月,以北京青年队为班底组建的北京石景山队参加了第七届城运会,张才仁随队拿下了亚军,但出场时间不多。这段经历给张才仁很大触动。张云松说:“回来以后,他对自己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经常主动加练。”
短短一句话,就解释了张才仁进步的原因。长时间刻苦训练后,张才仁在队中的战术地位逐步提高,进入主力阵容,在青年联赛上有场均20多分的表现。2014年10月,北京青年队前往中国台北参加邀请赛,张才仁甚至有单场得分超过40分的精彩发挥。在张云松看来,“张才仁的球风十分开放,冲劲十足,在场上放得开,不怯场,拼劲足,他的突破、三分球、快速冲击能力是同年龄段球员中的佼佼者。”
张才仁在青年队刻苦训练,2015年夏天升入了北京一队。
张才仁既无国字号经历,又非青年队重点培养对象,能在2015年北京队第三次拿到冠军后进入一队实属不易,可谓天道酬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