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付出不再有相应回报
作者 方正宇
发表于 2025年2月

岁末年初,有关乒乓球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樊振东、陈梦和马龙等人相继宣布退出世界排名。风波的根源是在全新的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赛事体系下,对自身付出后却难以获得充分回报的状况,球员个体表达了强烈不满。

在推出WTT赛事系统之初,各界曾对其寄予厚望,认为此举有望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在赛制上,WTT明显借鉴了在商业化更成功的网球赛事,甚至计划在每年举办四项“大满贯赛事”。另外,根据WTT最初的宣传,赛事获得巨额商业收入,同时,将向运动员提供丰厚的奖金,部分赛事的冠军奖金可能达到6万美元甚至更多。乍看,这本应该是一项颇受运动员尤其是明星选手欢迎的改革措施。

可问题在于,WTT的商业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明星选手的出席率,这直接影响到票房乃至赞助金额的高低。于是,为了确保明星选手参赛,WTT宣称对无故缺席的情况给予严惩。比如樊振东或者陈梦这类世界排名前十的选手,一旦缺席某分站的比赛,不但会被罚款5000美元,还将导致世界排名积分被清零。考虑到WTT从2025年开始安排了比以往更加密集的赛程,如果选手为了避免受处罚而被迫全勤参赛,可能导致个人身体难以承受高负荷。

本文刊登于《新体育》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