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的水
作者 富丽
发表于 2025年2月

山水相依,是国人喜闻乐见的自然景观。我国不但山脉纵横交错,而且江河湖泊众多,水系发达。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汉字中自然也少不了关于水的记录。

古文字当中,有很多字从形体上让人一看便知,它们的意思跟水有关,比如下面这几种字形:

它们都像极了蜿蜒的水道,后两种字形甚至还描绘出水中的浪花、漩涡之类的东西。那么,它们都是什么字呢?

先说最后一个,它就是我们熟悉的“水”字在甲骨文中的一种写法。“水”在甲骨文中有很多种字形,中间大都是一条或两条弯曲的线条,像水流;两侧各有几个较短的线段或点,像水花或水滴;整个字形描绘的是水流蜿蜒流动的样子。后来字形经过演变,发展到隶书和楷书,就不容易看出它所描绘的形态了。

多数意见认为,“水”最初是指“河流”。《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这里的“水”指的都是河流。

古代的时候,一般的河流都叫做“水”。《诗经·卫风·竹竿》:“泉源在左,淇(qí)水在右。”“淇水”就是一条河的名字。现在,这种叫法仍然保留在少数河流名称当中,比如汉水、渭水等。

“水”进一步又泛指江、河、湖、海等各种水域。《国语·越语上》:“陆人居陆,水人居水。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