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GDP突破5万亿,2025怎么干?
作者 李皙寅 孙颖妮 王静仪
发表于 2025年2月
上海的发展状况,是外资看待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图/新华

2025年1月15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为经济成绩单“交卷”。

《报告》显示,一年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运行回升向好。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市经济规模进入了5万亿元以上的新阶段,是中国第一个实现此目标的城市。

据1月17日“上海发布”消息,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926.7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其中,按照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51404.47亿元。

“上海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容易,含金量很高。“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对《财经》表示,上海本身经济规模和体量较大,在此基础上的持续稳定增长,难度更高。同时,从产业结构来看,上海把握住了产业升级的机遇,扶持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但带动了本地经济,也为区域乃至全国带来了资源和技术溢出效应。

《报告》指出,面对外部更加复杂严峻的环境,扩内需、稳外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是2025年上海市的重点任务。

内需扩展策略: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

《报告》指出,大力提振消费,着力提高投资效益。在促消费方面,办好“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上海旅游节、国际光影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推进新型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加快打造以“国货潮牌”为引领的消费自主品牌。加快发展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房车露营等新业态,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发展。

在扩投资方面,上海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介绍称,2025年,将推动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持续推进163公里国铁项目;还将进一步刷新长三角1小时交通圈速度,推进234公里市域铁路建设;做好市域铁路的运营;持续推进长三角交通“一码通行”。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就业稳,劳动者的收入和生活就有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基础。上海市人社局局长杨佳瑛介绍称,将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优化稳岗扩岗、就业补贴等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加力推动经济发展与稳就业协同联动,以创业带动就业。预计2025年将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目标确定为60万以上。

《报告》还展望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5年要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进基础研究、市场一体化、区域物流、生态环保、政务服务等重点合作事项,实施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有序推进虹桥国际低空经济产业园、华东无人机基地建设。

本文刊登于《财经》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