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撬动A股春季行情?
作者 成孟琦 黄慧玲 张欣培
发表于 2025年2月

2025年A股的春季行情,来得似乎比往年晚一点。诸多殷切期盼下,2025年A股没有出现投资者期待的开门红。

2025年的首个交易日(1月2日),上证指数下跌2.66%,跌破3300点重要关口。当日,深证成指下跌3.14%,创业板指、科创50分别下跌3.79%与3.40%。随后的交易日依然延续下跌态势,上证指数最低下探至3140点,直到1月14日才出现较大反弹,此后,上证指数大致在3200点附近震荡。

在开年下跌的情形下,2025年的春季行情能否如期而至?

一般而言,春季行情能否如期而至,与上一年的秋冬行情息息相关。但2025年春季行情的特殊性在于,美国总统就职与颁布新政恰逢岁起之时,“9·24”政策落地情况与3月全国两会能否出现更多加码政策仍待明晰。

因此,在2025年春季行情的博弈中,政策起到的稳定资本市场预期的“压舱石”作用更加突出。

当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市场的影响仍在发酵,长期资金入市方兴未艾,A股春季行情在政策加码下越发值得期待。

1月22日,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同意,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方案》主要举措包括五个方面,分别为: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

1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进一步介绍了《方案》相关工作。整体来看,既有立足当下的KPI(关键绩效指标)设定,如投资A股的规模和比例要求,又有着眼长期的制度安排,如考核制度、投资生态。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策略研究员夏仕霖认为,本次《方案》是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提振资本市场、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住楼市股市”等系列重要会议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重点引导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夏仕霖认为,对市场而言,《方案》首先将推动规模可观的增量资金入市;其次,将有效稳固市场信心、提振市场风险偏好,推动市场筑底回暖;再次,中长期资金入市,对市场的结构与投资生态预计有望持续带来影响。

外部环境当中最大的扰动项,当属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增加关税一事。对此,在1月22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多次表明了中方的立场,我们始终认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中方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区主管房东明表示,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市场更多维度的开放,将为投资者带来不断演变的新机遇。2024年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确认了政策支持的方向和决心,中国货币政策整个基调时隔14年又从“稳健”重回了“适度宽松”。2025年,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具体的政策跟进和落实,还有经济数据方面的改善,从而能够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A股春季行情,往往与上一年经济表现脱不开关系。图/视觉中国

春季行情启动受制约

A股的春季行情,一般指的是股票市场在1月至3月期间较大概率阶段性上涨。根据历史经验,春季行情每年都有,但开启时间与上年三四季度行情有关,若三四季度行情好,则春季行情启动较晚。

之所以会出现春季行情,通常与政策催化、流动性宽松以及基本面改善密切相关:1月为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期,市场开始酝酿对新一年盈利的憧憬;政策方面,1月中下旬地方两会密集召开,3月全国两会召开,市场就政策预期展开博弈。此外,春节前资金面流动性趋于紧张,节后随着资金回流,流动性压力有望缓解。

2025年,A股面临的“情绪”明显多于“躁动”,开年第一波下跌从1月2日持续至13日。据Wind(万得)数据显示,在此期间,上证指数下跌5.70%,深证成指下跌5.94%,创业板指下跌7.43%,科创50与北证50跌幅分别为3.72%与3.62%。

不过,海通证券认为,开年下跌并不能改变春季行情的历史规律,春季行情年年如约而至,即使在历史上出现开年下跌的情况,随后依然会迎来春季行情。

虽然2025年刚开始的数个交易日,A股呈现出明显的下跌趋势,这种趋势并不会持续很久。1月14日,A股开始反攻,上演了一场V型反弹。

本文刊登于《财经》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