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万亿之城的新故事
作者 宋杰
发表于 2025年2月
上海模速空间
开幕前,上海市人大代表们早早来到会场。
上海市政协委员与记者交流互动本刊记者 宋杰I摄

当新年第一缕晨光穿透陆家嘴的摩天楼群,上海又迈上了新台阶——经济规模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

突破5万亿元之后,上海又将如何蓄力?2025年上海两会现场,上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争相发言,从消费券发放到银发经济,从“房票”创新到AI产业发展,再到外商投资与城市软实力提升,每一个话题都紧扣上海未来发展脉搏。

2025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增速目标看似平缓,却蕴含深意。在超大规模基数上,上海如何破浪前行?记者在上海两会现场探寻答案。

发放补贴超18亿,

带动消费120亿

回溯2024年,上海率先实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而后补贴品类更是扩大至七大类106种。其中,家居家电 “国补”与“市补”累计发放补贴超过18亿元,带动相关消费额约120亿元,资金撬动比超6倍。

消费的增长潜力远不止于此。上海市人大代表郭康玺说道:“现在消费券发放面太窄,变成‘秒杀’,真正需要的人反而抢不到!”他建议扩大消费券的覆盖面,让更多人能从中受益。

市人大代表白莉则把目光聚焦在老年群体上,她在上海两会现场办理和咨询活动中提出:“咱们是不是得考虑考虑老年人呀,能不能在消费券里增设老年消费券场景呢?” 市人大代表方永新补充道:“老年人抢券抢不到,是否可以定点发放老年人消费券?”

市商务委负责人在一旁微笑着回应:“大家的建议我们都听到了,一定会仔细研究,争取开辟一条老年人专属的绿色消费通道。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