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打造工业“第二曲线”
作者 郭志强
发表于 2025年2月
湖南永州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工人在触摸屏玻璃盖板生产流水线上忙碌。
湖南省邵阳市一车间工人在生产无人驾驶智能清扫车。
湖南资兴一工厂工人在生产线上工作

2025年湖南省两会闭幕,一揽子新政策、新目标、新做法出炉。

记者梳理各市州政府工作报告发现,湖南多地仍面临产业结构矛盾,尤其今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用“‘新不足以补旧、增不足以补减’的矛盾”来定义全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问题。这背后有何深意?

湖南规模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1%

7.3%,这是2024年湖南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体现了湖南作为制造业大省的产业韧性和潜力。这一数据比上年快2.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

这份成绩来得并不容易,翻阅历史数据,湖南2023年的规模工业指标并未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仅增长5.1%。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投资、进出口等指标与年初预期存在一定差距”。

2024年,面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的挑战,湖南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了年初指标,体现了湖南工业经济的韧劲和潜力。

规模工业增加值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工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规模工业增加值越高,表明工业部门的生产效率和活力越强。今年湖南省两会第一场“厅长通道”上,湖南省工信厅厅长王卫安表示,湖南2024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3%,高于目标0.3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