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


1月17日上午,出席重庆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们陆续抵达驻地。今年共有800多名市政协委员参会。
重庆两会开幕当天,会场外广场上,还有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一位带着孩子的父亲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他在重庆做点小生意,重庆两会期间打卡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对他来说有不一样的意义。
重庆两会期间,重庆市市长胡衡华公布了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2024年,重庆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193.15亿元、增长5.7%。
成绩固然喜人,但如何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将是接下来一项艰巨的任务。胡衡华在报告最后也表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正处在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新的一年,在多变的环境下,重庆将如何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今年重庆两会,代表委员们展开了新一轮探讨。
民营经济与科技创新被广泛关注
会场内外,经济是最受关注的议题。“今年重庆GDP增长多少?”“怎么继续保持增长?”等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民营经济更是议论的焦点。
重庆市政协委员牟彤来自香港。分组讨论时,胡衡华对“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界别的重视,让她对未来感到信心满满。
“本来预计讲半个小时。但在促进经济的内容上,市长与我们研讨了一个多小时依然意犹未尽。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