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对话郑永年:DeepSeek带来的震撼与启示
作者 无忌
发表于 2025年2月

侠客岛:今年春节前后,中国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大模型DeepSeek-R1火爆全网,很多人被它展现出来的强大能力震撼,您有没有使用?

郑永年:过年期间大家都被DeepSeek淹没了,我也试过了。之前我用过ChatGPT,确实体验到人工智能大模型一直在不断进步。这次DeepSeek引发热潮,是“开源的胜利”。

侠客岛:很多外媒报道DeepSeek。有的说这证明了大投入、拼芯片数量的AI道路不再是唯一之路;另一些戴着有色眼镜的则说这是威胁,美国一些机构还禁止员工下载使用。您怎么看待这些现象?

郑永年:这都是把它标签化,关键是从哪个层面看问题。此前,像ChatGPT等大模型让美国处于垄断地位,可以“价格自定”。垄断地位带来的芯片价格、大模型的估价等,本就有大量泡沫。当中国的DeepSeek出现,大家才发现,原来大模型也不一定需要那么高成本、那么多芯片。相关公司和资产的价格自然就会下调。

对美国某些政客来说,可能会带来恐惧。在DeepSeek出现之前,他觉得几乎所有人工智能领域的尖端竞争,都是在美国公司之间展开的,而不是在中国公司跟美国公司之间,但DeepSeek证明事实并不如此。

对美国科学界,我觉得倒没那么大冲击。因为这些人相信,只要是开源的,就一定会被超越,技术总是不断进步的。中国的进步就是建立在开源之上。DeepSeek选择把技术论文等开源,其他国家的开发者也可以很快去验证,在他们的基础上做调整和进步。如此往复循环、不断更新进步,才是科学的逻辑。这跟资本垄断定高价的逻辑、政治封闭以求领先的逻辑,存在根本性不同。

侠客岛:DeepSeek是否完全走出了一条新路?这对中国,对那些被美国排除在“核心盟友圈”、缺乏资金和足够获取先进芯片能力的国家来说,是不是具备更强的战略意义?毕竟拜登下台前还搞了个芯片出口管制法案,弄出三个圈层,用意就是限制、削弱他国与之竞争的能力。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