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缙云:让麻鸭“一毛不剩”





麻鸭或许从未想过,自己竟能变出60多款产品。
在浙江丽水东北部的丘陵地带,藏着一群“缙云麻鸭”,它们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金凤凰”。从养殖到加工,从生到熟,麻鸭的全产业链被充分利用,真正做到了“一毛不剩”。
丽水缙云的生态致富故事远不止于此——这里有“两黄”缙云烧饼、缙云黄茶,“两白”茭白、缙云爽面,“一红”杨梅,“一灰”缙云麻鸭,“一黑”梅干菜。这些看似普通的乡野土货,创出92.99亿元 的全产业链总产值。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从传统工艺到现代产业,缙云的“土特产”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鲜活注脚。
麻鸭 “奉献的一生”
1月14日,趁着好天气,浙江欣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虞挥拎着一塑料袋现金,急匆匆赶往新建镇笕川村。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亲自给30多户村民(养殖户)分红。“今年除了现金,我还带来了新工厂生产的麻鸭礼盒,大家开心开心。”虞挥笑着说。
位于笕川村的缙云麻鸭保种场,经过多年提纯选育,成功培育出缙云麻鸭Ⅰ系、Ⅱ系和青壳系3个优质品系。这个丽水首个国家级畜禽保种场年孵化供种能力已达100万只。
“麻鸭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我们致富的‘金钥匙’。”虞挥说。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