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算中心不是“盖房子”
AI大模型的爆发正在掀起新一波智算中心扩建浪潮。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东数西算”工程的深入推进,“数字经济”正成为许多地区产业发展的热词。从宁夏到新疆、从贵州到内蒙古,许多区域,尤其是广大西部地区都在抢建智算中心园区。
智算中心建设具有改变城市命运的潜力,这是一个经过实践验证的共识。根据某一项研究测算,算力每投入1元,将带动3~4元的GDP经济增长。
但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地区对于智算中心到底怎么建、建完怎么用,并没有清晰的规划,甚至部分地区以房地产逻辑理解智算中心建设,盖了再卖,导致部分地区智算中心出现空转的情况。
这种现象在部分中西部地区较为明显。中西部地区由于产业规模和数字化进程相对滞后,对算力、数据的需求远低于东部。虽然适度超前建设智算中心符合当前的发展需求,但若仅依赖“先建后卖”的房地产思维将导致资源空转问题,无法形成正向的产业发展循环。
用“盖房子”思维建智算中心引发“空转”问题
一些地区之所以会出现智算中心空转的现象,就在于用“盖房子”的思维来进行建设。
简单来说,就是基于自然条件,先把“房子”盖好,物业、房租也都先设定好,再通过政策来吸引企业入驻。但这一过程中,究竟应该吸引什么样的企业,企业能否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当地人才能不能支撑起相应的产业规模,对于这些问题,在规划时并没有进行深思熟虑。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