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经济30强出炉,谁在领跑?
作者 王牧寅 王运宝
发表于 2025年4月

截至2025年3月,长三角城市经济的2024年“成绩单”,已全部出炉!

梳理发现,在长三角地区的41个市中,有9个“万亿城市”齐头并进,20个城市经济增速达到6%以上;尤其是温州、徐州,将携手在2025年冲击万亿大关……

2024年的长三角城市经济,有哪些新看点?又是谁在领跑?

上海成为首个“5万亿城市”

2024年,沪苏浙皖的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突破33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约24.5%,较2023年进一步提升。这表明,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版图中活跃强劲的增长极。

在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中,以10000亿、9000亿、7000亿、5000亿、3000亿为整数,可以划分成多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上海、苏州等万亿城市,共有9座,占全国27座“万亿城市俱乐部”的1/3。

第二梯队是9000亿元的城市,有温州、徐州,成为万亿城市的“明星选手”。

综合来看,这11个“尖子生”的经济总量达211424.96亿元,占长三角地区的63.75%,全国的15.67%。同时,放到全国来看,这些优等生也是实力雄厚,占了全国GDP前30强城市中的11个席位,数量超过全国30强的三分之一。

第三梯队是7000亿到9000亿间的城市,共有5个,分别是绍兴、扬州、盐城、嘉兴和泰州。其中,泰州在2024年首次跨上7000亿。在经济总量超过7000亿的16座城市中,江苏省占据了9座,“苏大强”是真的强。

第四梯队是5000亿到7000亿之间的城市,共有5个,分别是金华、台州、镇江、淮安、芜湖。一般来说,一个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亿,标志着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具备了较强的综合实力、发展潜力和经济韧性。

特别是对安徽来说,合肥进入万亿城市后,一直缺少“腰部城市”。芜湖经济总量迈上5000亿元新台阶,将为安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再把观察的视野放大,有27座城市的经济总量突破了3000亿,占长三角41市的66%。2024年,最新跨过3000亿元的,是安庆市。

综合41市经济总量来看,整体格局没有明显变化,与2023年相比,温州超越徐州,名次前进一位。金华反超台州、亳州超过宿州、六安超越衢州,实现了排名上升。

淮安增速领跑长三角

除了总量格局变化,长三角城市经济的增速有什么看点?

梳理发现,有20个地市的增速跑到6%及以上。其中,淮安7.1%、宿迁6.9%、丽水6.6%,增速位列前三甲。

本文刊登于《决策》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