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越人”贺铸上巳词看上巳节俗的发展
北宋承平日久,对前代节俗文化加以继承并发展,将对节俗的重视推上了一个新高峰。大多数节俗都在宋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东京梦华录》序中载,“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
令人诧异的是,古老的上巳节却仿佛在经历了魏晋与隋唐的极盛后,逐渐淡出了宋人的视野。记载开封风俗的《东京梦华录》对元旦、元宵、清明、端午、七夕等节日风俗都有所描写,却未提及上巳节。在北宋词人所作节俗词中,上巳词也显得体量略小。然而,在北宋有这么一位热衷于创作上巳词的词人贺铸,他大力书写上巳风俗,与其他词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贺铸的上巳词不仅填补了北宋节俗词的空白,更折射出他对越人身份的认同与文化坚守。
上巳节最初来源于原始巫术的祓禊祈福活动。所谓上巳,即以干支纪日法所载夏历三月第一个巳日。早在周代,上巳节俗已经流行,《周礼·春官·女巫》曰“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指的便是上巳日祓禊以驱秽祈福的祭祀仪式。《后汉书》同样提到以流水清洁身体、驱灾辟邪的习俗。魏晋时期,上巳节影响不断扩大,文人诗作多提及上巳。先秦汉魏晋时期文人诗所提“上巳”,多集中于其祓禊之俗、曲水之乐与应制之作。不过魏晋人笔下的“祓禊”已不再仅取旧时清洁身体、驱逐邪祟之意。由于节日的特殊性与祓禊活动的聚集性,上巳祓禊逐渐成为文人、君臣、男女交往的活动之一。而贺铸词中的“旧说山阴禊事修”,提及的便是魏晋时期兰亭修禊的历史。
至于贺铸为何大力描绘上巳,词中为何频频提及“山阴修禊”“曲水流觞”的风俗,或许要从他的“越人身份”说起。
由《庆湖遗老诗集序》可知,贺铸出身会稽庆氏,为王子庆忌之后,乃历史悠久的名门望族。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