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
敬业,是公民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敬业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体现的是个体对其工作、职责的态度。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敬业精神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尚敬业的传统。早在《礼记·学记》中就提到“三年视敬业乐群”,这里的“敬业”指专心致志于学业。孔子“敬事而信”“执事敬”,认为“敬事”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是一种敬业。
当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梦想到现实的转变必然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需要努力奋斗,勤奋敬业,拼搏奉献。于是,敬业在这个时代更具特殊的意义,敬业价值观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官》
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
夙夜在公①。—《诗经·召南·采蘩》
①夙:早。
从早到晚,忙于工作。
君子素其位而行①,不愿乎其外。—《礼记·中庸》
①素其位: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素,平素、现在的意思,这里作动词用。
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并努力做好相应的工作,不妄求本职以外的事。
敬业乐群。—《礼记·学记》
专心于学习,与同学融洽相处。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