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降息,导致日本人吃不起大米?
作者 肖文杰
发表于 2025年4月

本期节目的标题,源于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条非常神奇的新闻,总结而言就是这样一句话:日本最近米价暴涨是因为日本农林中央金库投资美债巨亏,而巨亏的原因是美国不降息。

如果这个叙事成立,那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宏观货币政策影响日常生活的案例。但它是真的吗?

先解释一下这句新闻里的几个关键信息。首先,米价暴涨,的确属实。2024年8月到2025年2月,日本的大米价格持续攀升,从2600日元/5公斤攀升到3688日元/5公斤,日本媒体称之为“令和米骚动”。

其次,日本农林中央金库投资美债巨亏也属实。日本农林中央金库是日本第五大银行,旗下有大量的美债和欧债投资,而2024财年,它以低于买入价的价格抛出这些债券止损,预计财年末将出现1.5万亿日元(约合731亿元人民币)的亏损—相当于它过去10年盈利的总和。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两个事实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

首先需要理解,日本农林中央金库是个什么银行,以及它的特殊之处。它是日本农协旗下的一个中央金融组织,而日本农协是一个特殊的“单位”。它的会员包括上千万日本的专职农民或兼职农民,可以说农协基本上为他们的农业生产和销售的全链条提供服务,包括种子、机械、销售、贷款、赈灾,此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种,即存款。绝大多数农协会员会把自己的存款存到农协里,而这些存款最终会汇入农林中央金库。按照2023财年的数据,它的资产规模大约是5万亿元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长期的低利率环境下,大多数银行的存款利率都趋近于零,甚至出现过负利率,但农林中央金库的综合存款利率是0.5%,这就使得它很难依靠传统的存贷利差赚钱,因为它获取存款的成本要比别的银行高。

本文刊登于《第一财经杂志》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