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屏里的AI应用
我的手机首屏能摆放30个App,这些App中的大多数长年地位稳固:通讯录、行事历、照相机、看天气的软件、时钟、地图、播客、音乐播放器、邮箱、录音机、支付工具、日记本、读书应用,此外还有几个常翻阅的社交应用。这些App让我的手机看起来一点都不AI,好像一切都还停留于上个时代。
但其实,我已经很努力想要“提拔”一款AI应用加入我的首屏了。每当有新的AI应用上线,我下载下来之后都会先把它们放在二屏,一来方便找到、试用,二来方便我观察自己每天打开它们的频次。首屏实在位置有限。所以,除非开始依赖哪个应用,我才会想尽办法给它在首屏中找个位置—通常是替换掉手机自带的那个设置App—否则这个新应用可能连二屏的位置也会失去,进入第三、第四屏幕的长尾队列。
AI大火两年以来,不少聊天机器人、个人助手都在我的手机二屏上停留过,但达到我的“个人DAU”(DAU指日活跃用户数,通常用于评估产品的日常使用情况和用户黏性)水平、通过考察期的AI应用并不多。ChatGPT和Claude都曾进入过我的个人首屏,但因为担心联网不便造成封号风险,我很快就不在手机端使用它们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一款AI应用再挤进过首屏,直到DeepSeek出现。但它的服务器实在太忙了,于是,今年2月腾讯元宝宣布接入DeepSeek模型后,我又迅速把DeepSeekApp从首屏移走,换成了元宝。
以上是我作为一个个人用户接触AI以来的产品选择模式。现在,我的首屏有3个App来自腾讯,一个微信,一个微信读书,还有一个就是腾讯元宝。
腾讯的确抓住了一个好时机,用相对低的成本获得了大量AI用户。根据腾讯总裁刘炽平3月19日在2024财年财报电话会上披露的数据,腾讯元宝2月至3月日活激增了20倍以上,成为中国DAU排名第三的AI原生应用。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第一财经杂志》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