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环球写作之行,有朋友称之“壮游”,我暗笑。其实只是搭乘了一条不紧不慢的大船,五洲四海,打卡了6万多海里,兜了地球大半圈。我做记者时也常远游,却是因为工作,蚂蚱似的跳进又蹦出,空降几天就走了。若自己旅行,我是慢热型,更乐意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窝上三五天,不想频频换酒店赶航班,跑单帮的样子。坐船环球,机场不用操心,酒店跟着你走,三天两头换个码头,多半清晨跟着旭日到岸,黄昏月光未明前离港,275天环球,算是宏大叙事,最后只留个碎片朦胧的印象。
环球行需要一些条件,比如时间、钱、冲动和借口,当然还有旅行签证。其实护照和签证从不是“自古以来”的出行规矩,它们只是现代国家与国境线出现之后才有的麻烦。对中国人来说,出国旅行从没有像今天这般容易,但又那么磨人,不能想走就走。
“你这次环球之行,全程275天,船上多少中国人?”这是旅行结束后朋友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他们真正想问的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完成全程的旅客有多少?我告诉他们,这次完成全程的各国旅客共640多位,其中无一中国公民(我持英国护照旅行)。近些年国人看世界的欲望很强,每年平均1亿多人次出境,但拖后腿的是旅行签证。
此行途经六十多国,中国公民须申请其中33个国家与欧盟区的签证,超过一半。有些国家的签证动辄耗时几周甚至数月,外加各种限制,若不提前精准谋划,或花钱委托签证机构代理,常有落空之忧。有些中国旅客只能退而求其次,选订环球的分段行程,短则几周,长则60天左右。若你漏了某国签证,就只能暂时沦为弃儿,提前上岸,自费搭飞机或火车,绕过没签证的国家,跳到下一国的下个港口,重新登船。
全程途中,船上客人来自100多个国家,像联合国,其中美国人最多。这几年中西中美关系不睦,中国并不像10年前自然成为船上的友好话题。见到东方客人,西人有时会问他们是否在船上工作,当服务员。我告诉好奇的洋人,过去40多年,中国社会最根本的进步之一是人的流动与旅行自由,这刺激了他们出国游世界的欲望,看看全球各地的中国大妈就清楚了。据2019年官方数字,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占内地人口13%,达1.7亿人,现已超过2.5亿人。这几年中国护照好用了不少,已有数十个国家给予中国公民免签礼遇。假若护照是一种货币,目前中国护照的流通性并不高,尚不是硬通货币。


我在网上查了VisaIndex,中文可译为“免签指数”,这是一个全球免签排行榜,跟踪统计每个国家或地区的免签礼遇,而后排名(每档可包括多个国家)。作为国际旅行时可参考的“便利指数”,它也是国家间的另类“选美大赛”:哪个国家护照页用得越多,签证盖得密密麻麻,护照竞争力相对就弱,公民出行难度就越大,旅行成本也越高。
那么地球上哪个国家的护照最好用,免签率最高?当然不是美国。事实上美国都没能排进前五,只落在第七(享受188国免签)。目前名列榜首的是以华裔为主的东南亚岛国、人口仅600万的新加坡。1965年新加坡被迫脱离马来西亚,在李光耀领导下独立建国,现享受195国免签,其公民可在全球自由出没,也是此次环球行唯一完全免签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