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尺难救众泰
作者 王峰
发表于 2025年4月

从2024年7月起,“高仿之王”众泰汽车在股票市场的表现让人咋舌。不到五个月的时间,众泰汽车的股价从1.31元暴涨至3.55元,随后三个月又下跌近40%。

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让众泰汽车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但股票的“上蹿下跳”只能吸引眼球,掩盖不了众泰汽车当下的窘境。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众泰汽车累计亏损240亿元,若加上2024年数据,至少亏损25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众泰汽车归母净利润亏损3.26亿元。在2023年销售1 112辆的惨淡情况下,2024年销量大概率再创新低。

因此,众泰汽车近段时间的股价异动,更像是一场末日狂欢。

成也皮尺

众泰汽车的诞生,离不开应建仁的商业远见。2003年,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应建仁抓住机遇,在浙江永康创立了众泰控股集团。

和多数自主品牌一样,刚诞生的众泰汽车选择了从模仿开始,但它的做法在当时更高级一些。

众泰汽车在2004年收购了中国台湾地区的丰田特锐车型生产线,并借此在2006年推出了自己的首款车型众泰2008。

因为生产线的缘故,众泰2008与丰田特锐极为相似。从车身轮廓到前脸大灯、进气格栅,再到侧面腰线和轮毂造型,都能看到丰田特锐的影子。

众泰2008的上市打响了众泰的第一炮。2006年,该车型销量超过1万辆,而同时期的丰田特锐销量不足300辆。毕竟众泰2008的起步价仅5万元,而特锐售价高达14万元。

尝到了模仿的甜头,众泰在这条路上开始大步奔跑。

2010年,众泰推出江南TT,模仿铃木奥拓。其外观小巧可爱,内饰布局也与铃木奥拓相似。江南TT继承低价策略,最低售价仅1.88万元,成为当时最便宜的微型车之一。在下沉市场,江南TT大受欢迎,2010年销量达到1.68万辆,进一步提升了众泰的市场知名度。

随着SUV市场升温,2013年众泰推出T600。它模仿大众途锐和奥迪Q5,其大气的外观、丰富的配置和7万~15万元的价格,使其备受消费者青睐。上市首月销量即破5 000辆,2015年飙升至12.3万辆,成为爆款车型,也让众泰汽车迎来发展黄金期。

这一系列车型的推出,也让消费者认识到了众泰汽车的模仿能力,众泰汽车“皮尺部”也渐渐小有名声。

众所周知,“皮尺”是传统手工测量工具,“皮尺部”就是专指以逆向模仿(即“山寨”)其他品牌车型为开发手段的团队或部门,暗讽这类团队在开发新车时,直接用皮尺测量竞品车型的尺寸、造型细节,随后进行仿制,而非通过正规流程设计或正向研发。

让众泰汽车“皮尺部”声名大噪的是一辆“保时泰”。

本文刊登于《商界》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