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娘子”张萍的逐梦之旅
作者 阿春
发表于 2025年4月

人生,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不要给自己设限。

2024年12月24日,2025企业家跨年演讲盛典如期而至。现场邀请了11位知名中青年企业家,分别上台展露自己的“底色”,将他(她)们的所思所想毫无掩饰地分享给大家。这不仅是一场演讲,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一次灵魂的对话。

61岁的张萍有着让人大吃一惊的身份——马拉松大神、铁人三项的专业选手……她经历过两次癌症、两次化疗,做完手术之后第二天,仍在病床上背单词。她化病魔为力量,重生的曲折经历,是一段破茧成蝶的成长历程,让人对她肃然起敬。

辞掉“铁饭碗”,经营珠宝

1963年11月6号,张萍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3岁时,随父母支援三线来到贵州遵义。由于父亲常年酗酒,父母亲经常吵架闹离婚,她曾被送往湖北农村的一个亲戚家,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很艰难的时光,经常吃不饱。为了不饿,她捡过垃圾,采过草药,卖去供销社换钱。

儿时的张萍一直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原生家庭中。离过两次婚又再次复婚的父母,身上破旧的裤子、掉线的毛衣,还有身体上总是带着挨打后无法掩饰的伤痕,这些,都成了童年张萍自卑的理由。

15岁时,张萍的爸爸妈妈又一次离婚了。她想尽了那个年龄能使出的各种招数,甚至跪在地上求妈妈留下自己。那是一个冬天,妈妈带着张萍和姐姐从家里搬出来,没地方住,她们就住在医院的病房里,和产妇们住在一起。父母虽然没有给张萍温暖的童年,却给了她聪明的头脑,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中学时,学校规定年级前3名免学费,张萍竟然凭实力一直没交过学费。而且,老师还会因为考试题目简单,让她可以不用考试,去帮忙监考。

18岁时,张萍考入中国地质大学。终于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开启人生新的旅程。1985年大学毕业后,张萍分配到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工作。在油田工作期间,不安现状的她卖过凉皮,倒过挂历,甚至还开过书店。直到1993年,她调到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在那里,她迎来了人生转机,一个改变她命运的事业:珠宝。

一个不喜欢戴珠宝的人,为什么会选择珠宝这个行业呢?张萍说:“这和我学的地质专业有关。”20世纪90年代初,珠宝市场环境非常好,很多人做这个行业。在青岛举目无亲的张萍很有生意头脑,她把蓝宝石带到南方,将其加工成成品,再卖给一些贩卖蓝宝石的人。当时,南方珠宝加工厂几乎都是香港人开设,制作工艺特别好,张萍的蓝宝石生意蒸蒸日上。

生意做大了,张萍想到了辞职,专门做生意。可是,她又担心丢掉这个铁饭碗,如果生意做不好了,怎么办呢?1995年,张萍终于下定决心,正式从所里辞职,开了一家自己的小店。丢掉铁饭碗的决定,自然遭到亲朋的强烈反对,大家都觉得她疯了,做事果敢的张萍依然“我行我素”。

张萍从研究所门口一间不足8平方米小店做起,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后来,她和青岛很多商超合作,先后开设了20多家自己的珠宝专柜。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