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表达与乡愁书写
作者 乌琼
发表于 2025年4月

邓文静总是用一种颂诗的方式来书写她目光下的草原世界。人物的诗性成长,草原文化的诗性魅力,在她如流水般亲切鲜活的笔调下徐徐铺展。短篇小说《礼物》中的小男孩满都呼,他的善良与刚毅仿佛天启一般,镌刻在基因里。干旱已久的草原因他大爱的举动,天降甘霖,重获新生。构成这种因果关系的本身就具有某种神秘的诗性。小说中传递出的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文化要义,营造出了“天人合一”的诗性氛围。《鸵鸟飞奔》是一篇颇具实验意味的小说文本,作者以巧妙结构串联起几个人物的故事。文中的“他”可以是“我”,可以是“别人”,甚至可以是一只“鸵鸟”。在寻找爱的路上,迷茫、困惑、犹疑、失落、义无反顾,种种态势和情感相互缠绕与生发,勾画了混乱中自带逻辑的本真图景。

乡愁,是这期散文的主题。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转换,往往容易造成人心的落差和失重,精神上自觉地寻靠家园、皈依故土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人之常情。以此为主题的书写,在浩瀚的文学作品中占了绝对的比重。《小院日月长》,作者娓娓道来旧屋和小院的演替史,劳作一生的双亲,充满生机的院落在叙述中重新着色,往事历历在目;在《等车来》一文中,故乡成了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回去的地方。集中而沉浸的体验,让作者在乡味、乡音、乡亲、乡貌的今昔对比中,细腻地捕捉到了许多“变与不变”,字里行间渗透出浓浓的亲情和淡淡的斑驳。

“青草芳菲”栏目刊发的两篇作品,具有年轻写作者特有的想象、浪漫与敏感,流露的哀伤像是被春风漫卷的紫色丁香花,散发出隐隐幽香。同时,由于生命经验和写作经验的不足,文本也反映出辞藻堆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某些弊端。期待能在未来的写作实践中不断沉稳文风,让笔端沾满泥土的清香。

组诗《诗话十二生肖》,诗人精心构思,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打捞有关生肖动物的美好传说,以浪漫的笔调,阐释十二生肖的神格象征和凝聚其中的符号美学。

去年夏天,内蒙古作家深入大兴安岭库都尔地区采风,观百万亩人工林,探秘黑龙江源。参与者无不为林业开发建设者的精神所感动,无不为亲眼所见黑龙江中国侧源头而欣喜激动。本期刊发“书写北疆·库都尔采风专辑”,以示纪念。

本文刊登于《骏马》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