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叔
光叔,本名李连升,也可能是李连生。
光叔的爷爷只有这么一个孙子承欢膝下,宠爱自不必说。夏吃冰镇的瓜,冬喂糖浴的梨。
三岁那年,光叔的父亲参军抗日,牺牲在了台儿庄。自此,爷孙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虽不宽裕,但也不至于饿着肚子。逢年过节,还能吃俩肉包子。
银钱生计,全靠祖传的手艺——剃头。据说,祖辈是在京四营里当差的,不拿枪剑,只舞剃刀,伺候兵爷们的脑袋。最辉煌时,曾在李鸿章的脑袋儿上卖弄本事。
光叔打小跟着爷爷,耳濡目染,剃头的门道儿学了七七八八,九岁就能悬腕削瓜。来往客人,哪个不夸。光叔心里也得意,可是爷爷既不收徒,也不传艺。
早在六岁那年,光叔就被爷爷送进了学堂:身穿白褂黑裤,手提灰布书包。头脑聪明,人也勤奋,鸡鸣即起,三更方息。一晃四五年,字也识得,数也算得。唯独写不得,满纸刮风。
光叔对此并不在意,可却愁坏了爷爷:字写不好,如何做得官老爷?字帖没少练,笔墨没少费,除了手腕更灵活,此外全无效用。
岁数大了,人就爱唠叨,爷爷也不例外。一来二去,光叔也就烦了。索性辞了学堂,坚决要跟着爷爷学手艺。爷爷也倔,就是不教,可是终究耐不住宝贝孙子的磨。于是也就默认了,压箱底儿的能耐不藏私。
寒来暑往,一学就是七年。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骏马》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