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念及扬州。想念瘦西湖、大明 寺、汉陵苑,亦想念“富春”的魁龙珠、“冶 春”的翡翠烧卖、“花园”的五丁包……“早上 皮包水”,沏一壶好茶,看运河水悠悠,听几 段当地小曲,文人的清雅和俗人的口福得兼, 堪为春天最令人愉悦之事了。
然今年春天不得空,只能望“扬”兴叹 了。略一思忖:美景见不到,但扬州的美食却 是可以有的,又异想天开地想着要与我的早午 餐合二为一,让扬州的春色与美食,与我的日 常生活无缝融合。
论及扬州茶事,记忆最深刻的是“冶春” 御码头店。每次去扬州都会住在距它最近的 酒店,早上沿着运河散个步,不远处就是“冶 春”了。这家店是庭院式的,景致极好,园子 草木葱茏,也有戏台子,经常会有穿着戏服的 演员表演,驻足片刻听会儿曲,继而带着袅袅 余音步入茶室。扬州的早茶与广式的截然不 同,扎实、不花哨,颇有扬州人的风范特征与 底蕴。品种也不多,但款款都是精品。点一壶 茶,三两款点心,坐在古色古香的餐厅里笃悠 悠地消磨半天,窗外就是御码头,有一回喝完 茶从那里坐船去瘦西湖,一路上尽赏两岸春 色,很是惬意。
当然,对于早茶的品种,我也是有执念 的,比如翡翠烧卖、煮干丝和三丁包,都被列 入我的“扬州必吃榜”,百吃不厌。今儿个要 感受“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趣味,这三款点心 是必不可少的。
翡翠烧卖,“原版”的是用小青菜,是春天 的满目翠绿,顶上用了火腿末,添了鲜香。只 可惜“原版”与吐司不搭,于是便想着用“罗 勒青酱”替代。也是绿色,也用了松仁,但做 法完全是西式的,口味亦是全然不同,既有罗 勒的清香,也有松仁的坚果香味,更有橄榄油 的醇美和奶酪的馥郁口感,且层层递进,回味 无限。
三丁包,复刻于吐司上则比较简单,原料 对就行,操作无“堵点”“难点”,关键在于用 何方式将炒三丁用在吐司上。某日去吃日料,看到口袋寿司立马来了灵感——口袋吐司吃起来方便、不易散落,是理想的搭配。于是拿了一 条吐司,厚厚地切了一块,先略烤一下再包入三 丁,吸纳了三丁鲜汁的吐司,既香脆又鲜美,貌 似比“三丁包”更适合我的“西式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