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尔西部汝矣岛的樱花逐渐盛开,韩国反对党主导的国会也迎来了弹劾总统的“院审”结果—4月4日上午,在重重安保措施加持和尹锡悦缺席的情况下,位于首尔南边瑞草区的宪法法院以8比0裁定尹锡悦被弹劾案成立。尹锡悦的总统任期即时终止,这距离他上台还不满3年,距离他发动戒严122天。
4月14日,尹锡悦到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出席围绕内乱罪指控的公审。这场庭审进行了约六个小时,尹锡悦在庭上否认了检方的所有指控,他的律师甚至指出:“检察机关的起诉是根据违法程序进行的,法院应该驳回公诉。”
内乱罪如果成立,尹锡悦可能面临无期监禁的惩罚。
在韩国总统史上,从崔圭夏到卢武铉,从李明博到朴槿惠,自权力巅峰坠落从来不只是个人的悲剧,更是这个国家政治基因的反复显影。韩媒的社论或许道破了本质:“韩国总统不是制度的设计师,而是它的压力测试品。”
权力幻觉与弹劾终局
关于尹锡悦弹劾案的11场公开辩论,主要围绕紧急戒严的合法性、尹锡悦是否试图抓捕政治人士、戒严过程中的其他细节等问题展开。
尹锡悦出席了大部分辩论场次,并在2月25日用近70分钟时间做了“最终陈述”,主张戒严属于警告性质,否认了关于“封锁国会以阻碍表决解除戒严的决议案”“试图逮捕政治人士”的指控。
但国家情报院前第一次长(副部级)洪壮源指证,尹锡悦曾在电话中下令抓捕政界人士;而被逮捕起诉的韩国警察厅厅长赵志浩也表示,尹锡悦曾六次致电他,命令逮捕国会议员,称“要全部抓起来,他们违反戒严法,把他们抓起来”。
尹锡悦团队质疑上述证人及证词的可靠性,认为其受政治压力影响,无法形成完整证据链。但法院采信了部分关键证言,这不是一两个尹锡悦支持者“自焚抗议”就能改变的。就连袒护尹锡悦的总理韩德洙也表示,戒严前召开的国务会议存在“形式和实质缺陷”,并未完全遵循《戒严法》所规定的程序。
尹锡悦的辩护团队一度将赌注押在“国家危机叙事”上,但也因前特战司令郭种根的证词“砸碎大门也要进入国会”,危机牌(23次强调“国家存亡”)的效力大减。当首席律师李钟培在法庭第七次播放北方的核试验视频时,旁听席上的前国情院长突然冷笑出声—这位曾亲手处理过延坪岛炮击事件的老牌特工,在休庭时对韩媒记者说:“真正的危机从来不在三八线,而在总统府的权力幻觉里。”
虽然拿出一份19万人签名的请愿书,但尹锡悦团队误判了后朴槿惠时代韩国民众对“总统特权”的容忍阈值—当权力以“国家危机”为名践踏国会神圣性时,韩国民众的政治免疫系统,已悄然启动。或许,尹锡悦的终局,从2024年12月4日凌晨戒严失败那一刻起,几乎已经注定。
尽管尹锡悦在大邱、春川、水原、釜山、光州、议政府、首尔中央、大田等多个地方检察厅干过,但这个在检察系统浸淫27年的“法律武士”,终究未能完成从司法精英到政治领袖的蜕变。他授意切断国会电力时的果决,与当年起诉朴槿惠时的凛然如出一辙,却漠视了总统权杖与检察官徽章的本质区别,即前者要编织共识,后者只需撕破伪装。
这种角色认知的错位,在尹锡悦蜗居官邸的37天里,演化成荒诞的民意景观。民调机构Realmeter的曲线图显示,在官邸内“销声匿迹”的日子里,尹锡悦支持率逆势攀升6.2%,却在国会断电事件(停电是在国会表决通过要求解除紧急戒严的议案的5分钟后)曝光后暴跌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