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鸟
作者 吴艳秋
发表于 2025年5月

“今天它还是不叫吗?”父亲望着笼子里的百灵,像是自言自语,又像在问我。“也许它真的变作一只哑鸟了呢!”我轻声安慰着父亲,试图抚平他心中的涟漪。

的确,百灵回到我家整整一个月了,愣是没有吐露过一丝声响。

退休后的父亲在乡下老家而居,与花鸟为伴,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悠然生活。那是一座古朴的旧宅,虽然简陋,却也自有一番宽敞与宁静。每日早饭之后,父亲便将这两只精灵提出,悬挂于大门外的桂花树上,百灵居左,鹦鹉居右。若稍有差池,它们便以嘹亮的嗓音互诉不满,仿佛各自的地盘不容侵犯。鹦鹉会不厌其烦地喊:“错了!错了!”百灵也不甘示弱,羽毛竖立、翅膀微张、怒目圆睁,直至主人将它们的位置调换过来,方肯罢休。

百灵那清脆悦耳、婉转悠扬的啼鸣,犹如集结的号角,瞬间便能吸引几位老邻居蹒跚而至。孙姨早已备好开水,茶桌也已摆好,一切井然有序。鸟儿们似乎都通了人性,鹦鹉更是能认识每一位邻居:“万尧来啦,孙姨快倒茶!”“舅老爷来啦,孙姨快倒茶!”……这村庄,许多家庭都大门紧锁,远赴他乡打工,子女也随之转学,身体尚健的父母也帮忙去照看孙辈。而那些留守的老人,他们的身体状况,父亲皆了然于胸。

此刻,父亲按照惯例,为每位老人把脉,测量血压,逐一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他似乎忘记了自己已退休多年,仿佛这门楼底下仍是他坐诊的科室。

鸟儿们也变得格外安静,就连那平日里多言的鹦鹉也懂得察言观色,把声音压在喉咙里,只敢小声嘀咕。它深知此刻捣乱定会受到惩罚,若是不听话,孙姨定会严厉斥责它,甚至饿上它一天半日。

最后,父亲会进行总结,着重交代几位老人注意事项:谁的药量需要增减,谁在什么情况下要及时就医,被点到的老人们会神情严肃地点头应允,心中涌动着温暖与感激。

这时鹦鹉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张开嘴巴,模仿主人的声音大声喊道:“记住了吗!”“去医院!去医院!”

而左侧的百灵也不甘寂寞,跃上架子昂首高歌,仿佛对父亲的善举高声喝彩。

一日,我和姐姐相约一起回乡探望父亲,正值午餐时分,门外突然传来“咕咚”一声巨响,仿佛有重物落地。鹦鹉大声喊道:“振厂来啦,孙姨倒快茶!”

我和姐姐连忙放下手中的筷子,冲出屋外,只见大门口歪倒着一辆轮椅,一位老人从轮椅上跌落,扑倒在门槛上,手中紧握着装有饺子的塑料袋,正吃力地试图爬起来。

本文刊登于《海外文摘·文学版》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