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沿上的追杀
作者 刘国强
发表于 2025年5月

韩家酄村的野外,有条蜿蜒数百米长、五六米宽的小河,河水潺潺流淌。河的两岸是村里开垦的稻田和养殖鱼虾蟹的池塘。谷雨时节,还没有迎来插秧时的热闹与繁忙。静谧的环境下,小河里的蚂螂狗纷纷爬上水草进行蜕变,它们的背上自然地撕裂开一条口子,然后钻出一只带羽翅的蜻蜓来,蜻蜓的羽翅白色透明,薄如丝绸,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很快就能展翅飞翔。

一群鲫鱼列队游行,它们是在头鱼的带领下寻找食物去。鱼的个头大小不一,游在前面的个头较大,游在后面的越来越小。它们讲究等级制,折返时,仍然是大个在前、小个在后,这也难怪,游在后面的为啥身形瘦小,原来总是抢不到足够的食物。

几只水魔魔在水草间追逐着一只小乌龟,小乌龟的一条后腿被咬破,一块碎肉在大腿上耷拉着,眼看就要成为这几个家伙的大餐。

一条黄鲶鱼张着大嘴游过来,在水面上打了个旋儿,吓得水魔魔们鸦雀无声地藏匿起来,小乌龟得以解围。

一群河虾逆着水流儿游泳,游一段儿就趴在河床上喘口气儿,然后接着往前游,不知它们到前面去干什么?或许就是玩儿冲浪。

昨晚刚下过一场小雨,河岸有些湿滑,岸边的小草挂着亮晶晶的水珠,随风一闪一闪地摇曳。

河的北面有一个野坑,苇草已经长到半米高,几只白鹭在水边小憩。

谁能想象,这里却是一个杀戮的现场!我们发现河沿上的草丛里有一堆野鸭子毛,周围还有一摊血迹。顺着血迹找,在另一处草丛里,发现了半只野鸭子。孟汝龙说,这一定是昨天半夜,黄鼠狼在水边抓获的野鸭子,吃了一半,藏了一半,估计今晚还会来吃。说着,他拾起这半只野鸭子,“嘿嘿!中午咱们炖了开开荤。”我说:“这咋吃?快扔了吧,别带菌啥的。”他说:“没事儿,多炖会儿,杀菌。”

我们朝着他家承包的稻田和虾池走去,那里有个他看虾池的“炮楼”(形状似鬼子的炮楼),楼上可以炖鱼、做饭。“炮楼”的里面上下不通,外面支了一个梯子。

在河岸上走着走着,又看见一只河蟹的大前爪,爪子毛茸茸的,如铁钳子般阴森。蹲下细瞧,发现了那只掉了爪子的河蟹在草丛里瑟瑟发抖。汝龙说,可能是昨天夜里两拨河蟹为了争夺地盘打架,这只河蟹肯定是个重要战将,不幸在争斗中扭断了一只爪子。

本文刊登于《海外文摘·文学版》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