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溪新歌两歧里
浙东三角形天台盆地的顶角出口,自古有歧路。一歧是沿我奶奶娘家乌漏溪而上的官道关岭,另一歧是沿我家乡左溪而进的山道菖岭,所以在“百户为里,五里为乡”的唐宋时期,这一带就叫两歧里。两歧之间山峦起伏多是青峰,正中一座岩峰却粗糙得像海边礁石,呈长方形倾斜状,酷似一只扑着的大畚斗,自然也像北斗星中的斗。历代文人在族谱中都称之为魁星岩,说它主宰着一方水土民众的文运。有古诗《魁星拱秀》云:
魁星岩峙炫奇观,状貌昂藏浩气攒。
仰手摩天星斗动,笔尖高插五云端。
也许芸芸之中真有地灵人杰,这方水土自古文才辈出,当代还出了一位世界级文化名人金耀基(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至于其他院士博士硕士比比皆是。
这岩峰下面也是满山草木,只是头部无毛而已,就像一个人的癞头,所以当地老百姓多不叫魁星岩,却叫癞头岩。
这癞头岩流传着一种人类起源的远古神话,奶奶亲口传给我,载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天台县卷》第一篇,大意是远古时代每到冬季天上就落下小麦粉,东海边的人们吃不完也不给外来讨饭婆吃,只有兄妹两个肯施舍。这讨饭婆其实是天上王母娘娘下凡来试人心的,她叫兄妹俩等会做大水就赶紧坐进石臼里。兄妹俩还不相信就不见了讨饭婆,黑风黑雨哗哗而来,吓得急忙坐进门前的石臼里。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海外文摘·文学版》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