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能够跟古人进行一次内心的长谈
作者 张锐锋 舒晋瑜
发表于 2025年5月

“历史是不值得欣赏的,但是历史的细节是值得欣赏的。”散文家张锐锋在长篇散文《古灵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八卷本,200 万字)中,以恣肆奇妙的想象力再现了晋国650 年历史的诸多细节,将我们带入了从西周开始到春秋时代的历史纷扰。

中华读书报:为什么会想写这样一部大书?

张锐锋:十几年前,我去参观天马曲村的晋国遗址,看到巨大的墓葬、车马坑,感觉特别震惊。他们是谁?为什么在这里?他们生前什么样子?他们的生活场景怎样?他们曾经给那个时代创造了什么?留下的遗产还有哪些?他们对历史有哪些重要的影响?那时,我就萌生了写作的想法。大量晋国的故事中,那么多生动有趣的人物,那么多血淋淋的战斗厮杀场景,那么多人把智慧和才华放在战争的胜负上,放在权谋上,但那么多人最后的结局却不圆满,甚至十分悲惨。尽管过去了很多很多年,但你会感受到这些故事隐约和现实生活有着某种秘密的联系。因为历史活动中最小的单元就是个体,历史的定型是无数个体推动的结果,每个人作出的决定,都可能会对历史产生重要影响。他们为什么作这样的决定?可能的解释是,每个人都怀有最大限度自我实现的愿望。这些故事就在我们脚下,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讲述它。众声喧哗塑造了历史。

中华读书报:书名为什么是《古灵魂》?

张锐锋:在一些历史学家看来,结果比过程更重要,但我想展示这些历史人物内心的秘密过程,他们的每一个决定,一定伴随着内心刀光剑影的搏斗。在犹豫不决中反复寻找自己的理由,即使是出于私心,也需有合理的支撑。我想,从内心出发,才能映射历史的真实,才可能重建历史现场,使每一个有趣的故事展示广袤的空间,每一个内部和大地衔接。从历史的角度看,有些小事件经过慢慢发酵,几百年甚至更久远才能发展为历史的大趋势,比如晋国最早的曲沃代翼的事件。我要写就写种子的力量,这个力量可以膨胀、生长为一棵大树。我尽量把故事原型化,进行种子的筛选和提炼,使它具有复活和再生的能量。我希望能够跟古人进行一次内心的长谈,几千年来,人性并没有发生变化,我想,一次内心的长谈是可能的,关键是用什么形式表现。这也是我将书名定为《古灵魂》的理由,旨在发掘人的内在性。

中华读书报:您最后是如何确定表现形式的?

张锐锋:先在故纸堆里搜集史料,把一个个故事、大的历史脉络画出图来,标明重要的历史节点,把能够影响历史事件、塑造历史的故事罗列出来。做好这样的准备后也迟迟没有动手,因为如果用第三人称,就很容易近似于解说词,这不是文学的表现方式,不管表面的生活多么汹涌澎湃,我觉得内心的波澜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采用了第一人称,让每个人登场说话。

本文刊登于《海外文摘·文学版》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