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寺庙中的僧侣投喂野生动物这一传统,在青藏高原存在了上百年之久,这是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生动写照。正是由于僧侣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寺庙周围经常出现野生动物的身影,包括棕熊、岩羊、旱獭、白鹿唇和各种鸟类。
我在西藏邂逅“天空精灵”的行摄之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
1 卡久寺追拍棕尾虹雉
一只棕尾虹雉雄鸟出现,它神态自若地走在我的前面,全身羽毛都闪耀着彩虹般的金属光泽,我立马举起相机,它却快步走上右前方的山崖,很快就隐匿在浓雾中。
我与西藏寺庙野生动物的结缘是在2015年冬季。当时,我得知在山南地区洛扎县的卡久寺里,生活着一群棕尾虹雉,于是飞往西藏。
世界上的虹雉属鸟类有3种,其中棕尾虹雉的冠羽最漂亮,它的尾羽是靓丽的棕红色。当喜马拉雅山脉向四周发散,从西到东,棕尾虹雉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中国西藏南部、不丹和缅甸等地都有分布。

这种美丽的大鸟,不仅是藏民心中的九色神鸟,更是众多野生动物摄影师追寻的目标。但要找到它们并不容易,必须翻山越岭,钻进茂密的灌木丛,小心翼翼地将灌木一簇簇扒拉开去寻找……当你发现它们时,可能一不小心它们就突然振翅飞起,眨眼间便不见踪影。所以当我得知寺院里有棕尾虹雉时,心情十分激动。
经历了几个小时的飞行,我来到阔别许久的西藏。随后,租了一辆越野车前往浪卡子县。我一路沿着雅鲁藏布江行驶,不久就看到了羊卓雍措。日光下,藏蓝色的湖水显得深不见底,我沿着蜿蜒曲折的湖岸行驶,不知不觉就到了浪卡子县。此时天色已晚,从浪卡子县到洛扎县还有130公里,要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我决定在这里住下。

第二天一早,我出发前往卡久寺。一路上海拔不断攀升,没过多久便进入高山针叶林地带。针叶林下,是高山杜鹃灌丛和草甸,四周云雾弥漫,这是棕尾虹雉生活的地方。针叶林的尽头,就是修建在陡峭岩石上的卡久寺,远远望去,寺庙被雪山环绕,周围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画面宛如仙境。
一群雪鸽绕着山谷尽情飞翔,唤醒了寂静的群山。漫步其间,远山时而雾气氤氲,时而烟霞淡抹,风马旗和五彩经幡随风舞动。忽然,一只棕尾虹雉雄鸟出现,它神态自若地走在我前面,全身羽毛闪耀着彩虹般的金属光泽,我立马举起相机,但它快步走上右前方的山崖,很快隐匿在浓雾中。


我在卡久寺住了8天,前几天几乎都是大雾、下雪天气,直到第6天上午,天气才放晴,目之所及都是晶莹剔透的世界。雾凇装点着森林,我埋伏在一处山坡后面,等待着棕尾虹雉到来。等了两个多小时,一只棕尾虹雉终于出现,它悠闲地走到雾凇包裹的灌木旁,轻轻扭了扭身,阳光打在它背上,九色鸟的光辉闪现,我赶紧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