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月亮
原先我心里有两个月亮的形象:一个是童年记忆里如灯般的月亮,无云之夜,它明晃晃地挂在天上,给乡间小道、院子和屋内洒下一片光明;另一个是寄托了乡愁的月亮,在大城市闪耀的灯光中,若隐若现,让我想起同一个月亮下的村庄。跟父母通话时,如果我们能同时看到月亮,就会觉得相隔千里的距离也被无限缩短了。
现在我心里有了第三个月亮的形象:一个如朋友般温暖陪伴我的月亮,是从古至今独一无二的月亮。
有一天,我吃过晚饭后去小区附近的公园散步,在湖边驻足时,一抬头就看到了月亮,此时想起复旦大学骆玉明教授解读唐诗《春江花月夜》时说的:“我正是那个月亮所等待的人。”我从这个视角看月亮,感受到一种浪漫的冲击,眼前的月亮熟悉而陌生。一股由衷的喜悦从我心底升腾起来,身旁人来人往,有的看到了月亮,有的没看到;有的匆匆一瞥,有的拿起手机拍照,而我凝神望月,思绪万千:我正是月亮所等待的人,天啊,月亮不是在等别人,而是在等我,这是一个全新的发现,花儿为我绽放,鸟儿为我歌唱,雨滴为我落下……多么温情的世界。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