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有清供
叭嗒,叭嗒,两声轻响。扭头看,书桌上的桂枝落了两片叶。这还是十月,我在校园那株两层楼高的大桂树上折下的。其时,枝上碧叶葳蕤,黄花灿灿。远望花枝,状若心形,恰似一枚缀满碎金的青葱之“心”。将其插入青花瓷瓶,置于窗前,衬着白底印花布帘,颇具画意,更有缕缕暗香,氤氲满室。
如今,桂枝已叶色暗沉,叶边卷翘,奇怪的是米粒大的小花并未落尽,一簇簇聚于叶根与枝干交汇处,只是颜色由金黄变成了深咖。纵如此,我也从未想过丢弃它。在我看来,这仍不失为一瓶美美的清供:色虽变,形未改,既凝结着沉沉秋意,亦折射出时光印迹。
家中类似的清供几乎长年不断。从运河边折来的两枝半人高的芒花,就曾落户我家两年之久。原本插在小房间门口那只落地大花瓶里,劲挺的枝干上穗羽纷披,似开羽扇,委实雅逸得紧。直至去年花瓶被撞碎,绒绒花絮亦差不多落尽,方不得不弃了。还有校园花圃里掉落的香橼,每年我都会捡来四个,置于盘中,堆成塔状。其态憨朴,其色青黄,亮了斗室,润了眼眸;且“橼”“圆”谐音,吉利着呢。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