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非遗剪纸:指尖上的艺术传奇
作者 姜婷婷
发表于 2025年7月

千年传承,历史渊源深长

扬州,这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不仅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也是剪纸艺术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唐代,扬州就有了剪纸迎春的风俗。立春之日,人们以剪纸为花、春蝶等装饰,或悬挂于佳人的发间,或点缀于花木之下,以此来迎接春天的到来。这种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见证了扬州剪纸的源远流长。扬州剪纸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艺,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风貌,成为研究唐代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隋唐时期,扬州因隋炀帝杨广的营建而繁华一时。据记载,杨广在扬州城西的上林苑中,令宫女们仿照民间剪纸,用彩锦剪为花、叶点缀枝条,挂于树上,营造出春夏之交的艳丽景色。这虽反映了隋炀帝奢侈荒唐的一面,但从侧面证明了扬州剪纸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

随着时间的推移,扬州剪纸艺术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以剪、刻、撕、烫等多种技法为一体的独特风格。明清时期,扬州剪纸更是达到了鼎盛,成为与刻纸并称的“剪纸派”,对后世剪纸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扬州剪纸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无论是婚庆喜事、节日庆典还是日常生活,扬州剪纸都以其丰富的题材、独特的构图、精湛的刀法和生动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技艺精湛,艺术风格独特

线条流畅,构图精巧

扬州剪纸以线条流畅、构图精巧而著称。艺人们以剪刀代替毛笔,通过巧妙的线条变化,展现出各种生动的图案。这些图案不仅造型优美,而且富有层次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