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认知误区,科学提升儿童免疫力
作者 林洁靓
发表于 2025年7月

常见误区

滥用抗生素

部分家长在孩子生病时,会急于使用抗生素。实际上,儿童呼吸道感染初期,90% 的病原体为病毒,此时用抗生素并无作用。滥用抗生素不仅可能导致耐药性,还会破坏孩子正常的肠道菌群,损害人体免疫功能。

还有些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服用各类补品和药物,比如曾备受追捧的牛初乳、益生菌、蛋白粉等。这些产品的效果缺乏明确依据,盲目使用反而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过度消毒

人体免疫系统的强大离不开持续的“ 训练”——通过接触环境中的微生物,免疫系统才能逐渐积累应对病原体的经验。若过度使用消毒剂、追求绝对洁净的环境,会大幅减少孩子接触微生物的机会。

这种过度保护会让免疫系统失去锻炼的机会,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其识别和抵御病原体的能力会逐渐弱化。一旦真正遭遇病原体侵袭,免疫系统便可能因缺乏“实战经验”而束手无策,无法有效启动防御机制,反而会让孩子更容易受感染而生病。

怕孩子晒太阳

部分家长因担心孩子皮肤娇嫩,出门时便采取“全副武装”的防护方式,但若不分季节过度防护,反而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这种营养素不仅是钙质吸收的“好帮手”,能助力骨骼发育,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增强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与抵御能力,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过度防晒会减少孩子接触阳光的机会,间接影响维生素D 的合成,不利于免疫力提升与身体成长。

总是觉得孩子冷

有些老人总习惯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实则陷入了“长辈觉得你冷”的误区。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