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去哪儿了:揭示电力线损的真相
作者 孙启峰 王璐玥 孔凡珺
发表于 2025年7月

电力线损的基本概念

在探讨电力线损的基本概念之前,我们可以将其比作水流经过管道时由管道的漏洞而导致的水分散失。电力线损指的是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电线自身的特性和外部环境因素而发生的能量损失。具体来说,电力线损主要包括电阻损耗、电抗损耗和电压降损耗三种形式。

电阻损耗

电阻损耗是最直接的一种损耗形式。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的电阻会抵抗电流的流动,这种抵抗力会将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我们日常使用的电饭煲或电热毯,电流通过这些设备的加热元件时,电阻把电能转换为热能,从而实现加热的效果。在输电线路中,这种热能并不被我们利用,而是散失到周围环境中,这就形成了电阻损耗。

电抗损耗

电力系统中使用的是交变电流,这种电流的特性会导致电力设备(如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中产生电抗。电抗可以被理解为对电流流动的一种惯性阻力,它会导致电能的部分无功损耗。无功功率虽不像有功功率那样直接消耗电能,但它会影响电能的传输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这就像是你在走路时背着一个摇摇晃晃的背包,它会让你走路更费力,效率降低。

电压降损耗

电压降损耗主要发生在电力的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电压在传输过程中逐渐降低,如果电压降得太快,电能的损失就会增大。因此,合理调节输电过程中的电压,尤其是使用更高的输电电压,是减少这种类型线损的有效方法。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