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时代大势,高瞻远瞩地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进一步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是一个动态演进、多维协同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其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辩证处理“立新”与“焕旧”的关系,实现传统动能焕新与新兴动能崛起的协同演进。作为首都功能的拓展区、中心城区的增长带、城南发展的新引擎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北京市丰台区积极融入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重点聚焦解决“城市如何建,产业如何兴”这一问题,以城市更新和产业焕新为抓手,探索构建“科技园区引领、功能组团驱动、街区融合协同、商务楼宇支撑”多级联动的产城融合发展体系,在筑牢传统产业根基的同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区域特色为依托,以集群融合为突破,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持久的“新质”动力。
因地制宜推动传统生产力转型升级。纵观国内乃至全球,传统产业技术工艺成熟、规模效应明显、行业门类齐全,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性支撑。丰台区积极扎稳实体经济之根本,焕新经营主体之活力,激发创新驱动之动能,有力推动传统产业拓维升级。大力构建数字供应链体系,推进五里店综合配套区系统更新,规划建设佃起物流产业园,推动商贸物流向智慧化、网络化、协同化演进,降低社会综合物流成本。积极引入能源物流龙头企业,吸引集聚更多创新创业主体,促进传统物流枢纽向高能级要素配置枢纽升级,在稳固根基中孕育新增长点。推动建筑施工向智能建造转型,出台《丰台区关于支持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丰台区智能建造创新应用场景清单》,打造一批智能建造标杆项目,实现由“建造”向“智造”的跨越提升。推动传统业态价值链优化升级,制定“花十条”产业政策,加快花卉交易向数字花卉转型,搭建服务于全国花卉流通交易的标准化数字交易平台,落地全市首个花卉苗木数据资产创新实验室,催生花卉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在错位发展中发现和培育新质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