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出版界文化“出海”的实践探索与经验
作者 周蔚华
发表于 2025年7月

在国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重大决策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我国的国际文化传播已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维度。出版业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代使命。广西出版界依托毗邻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与国家政策支持,在文化“出海”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兼具创新性与实效性的发展路径,为全国出版行业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值得加以总结推广。

内容“出海”:以版权输出构建文化传播内核

内容“出海”有两种形式:一是出版物实物出口,二是版权输出,而版权输出能够将中华文化转换成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字,更容易被当地读者所接受。因此,版权输出是文化“出海”的基础形态。广西出版界以内容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形成了覆盖多领域、多语种的版权输出体系。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各专业社立足自身特色,打造具有国际传播价值的精品出版物:广西人民出版社聚焦主题出版,《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成功?》推出近 10 个语种版本,《中国道路的文化基因》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版社达成版权合作;广西教育出版社以“东南亚国家语言辞书精品出版工程”为依托,《新越汉词典》填补了中越文化交流的工具书空白;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则从传统医药与自然科技领域突破,《壮医药》英文版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海上丝绸之路》哈萨克文版获“丝路书香工程”立项,广西美术出版社“《广西民族风俗艺术:娃崽背带》越南文版”项目也入选 2024 年“丝路书香工程”。

在多元内容布局下,广西版权输出规模持续扩大。2013 年以来,全区对外图书版权输出签约超千种,覆盖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文种近40 种。广西美术出版社《千年侗寨 梦萦三江》版权输出越南,以视觉语言展现民族文化魅力;接力出版社“娃娃龙原创图画书系列”实现多语种输出,搭建起少儿文化交流桥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蝉声唱》马来文版通过海外营销活动,推动华语文学在东南亚的传播。这些成果表明,以优质内容为基石的版权输出,正成为广西文化“出海”的核心支撑。

海外布局: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

海外机构建设是文化“走出去”的实体支撑。广西出版界突破传统版权贸易模式,形成了“分支机构  并购整合”的立体布局。2015 年,接力出版社在埃及创建分社,成为中国首个在海外设立分社的少儿出版机构。

本文刊登于《海外星云》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