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之间 百褶蹁跹

当英文版《百褶裙》跨越太平洋抵达北美大陆时,封面上那些由苗族蜡染技艺呈现的蓝白纹样,恰似一条无形的文化纽带,将中国西南山区的民族智慧与西方读者的审美期待悄然连接。这不仅仅是一本儿童绘本的旅程,更是广西民族出版社“走出去”战略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古老的非遗手工技艺现代表达的一次成功探索。作为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我见证了这册充满民族艺术魅力的图画书如何突破语言与文化的重围,在国际出版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2020 年秋,儿童文学作家吴烜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被一位身着苗族服饰的女子的蜡染画作和刺绣作品深深触动,这位女子就是“百色十大工匠”、苗绣与蜡染非遗传承人——杨云,于是萌发了与杨云合作,以苗族蜡染这一非遗技艺重塑童书绘本艺术形态的构想。这与广西民族出版社长期关注的“民族文化的创新表达”选题方向不谋而合。经过三年的精心打造,一套将古老的蜡染技艺和苗族服饰文化相结合的蜡染绘本《牛角梳》《百褶裙》《百鸟衣》相继面世。这三册绘本都使用苗族蜡染工艺,却又各有特色:《牛角梳》构色单纯而线条繁复;《百褶裙》运用了贵州丹寨苗族“二次染”的工艺,呈现蓝白之间的更多层次;《百鸟衣》则在蜡染图案之上加入了苗绣技法。这些绘本,故事娓娓道来,工艺层层递进,蓝白之间,百褶蹁跹,一些“瑕疵”展现出手工的温度,恰恰体现了一种本真的风格。

牛角梳、百褶裙、百鸟衣不仅是服饰,更是苗族女性生命经验的物质载体;蜡染不仅是工艺,更是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这种文化符号的双重性,构成了国际传播的基础。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海外星云》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