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 年的飞机抵达塔那那利佛国际机场,恰好遇到欧洲来的航班,本来狭小的入境厅瞬间变得拥挤不堪,被裹挟在喧闹的人流中向前移动,经过一番既定动作——排长长的队、填写入境卡、检查护照、翻检行李,折腾了好一阵,才总算是入了境。13 个小时的不眠飞行,疲惫不堪,来不及好奇,坐上塔那那利佛孔子学院雇来的车,穿过狭窄幽暗的蛇形车道,又经过行人稀疏的市区,看着窗外影影绰绰浓得化不开的漆黑世界,不禁问自己:这一场远行,是为了什么?
成行之前,已经对马达加斯加这个神奇国度做了一番初步了解。初来乍到,觉得自己即将随时经历一场生存大冒险,未来这一年,要不断拓展人生体验,才不枉这相遇一场。
滨海小城初体验
被分派到图阿马西纳省(又称塔马塔夫)辖下的费内维尔市中山学校教学。费内维尔坐落在马达加斯加的东部沿海,东临印度洋,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唯一连通塔马塔夫的省道,凹凸不平。区区 100 公里的路,挤满乘客的小型面包车硬是走了近3 个小时,实在无心理会窗外风景,甚至辜负这大自然的美意也在所不惜。然而,当我们舟车劳顿来到民风淳朴的费内维尔,本地人热情地用汉语“你好”和我们打招呼的那一瞬间,地域、文化、肤色的差异在脑海中霎时消散。当眼前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人们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向自己问好,收获的不仅仅是惊喜,还有最朴素的感动。

这里的生活,比一首平缓的布鲁斯更柔和缓慢。刚来到的时候,不习惯耗上半个小时等服务员把菜送来,约好的事情要做好打折扣的准备,生活上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让时间慢一点,也许就是他们选择的生活形态,是他们的文化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就像三毛在《万水千山走遍》里记录洪都拉斯之行写的:“并不喜欢用落后或者先进这些字句来形容每一个不同的国家,毕竟各样的民族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形态与先天不平等的立国条件。”作为来客,我们不必妄加评判,学会理解就是最大的尊重。带着这样的心境,去欣赏这座滨海小城,每天都能见到乐观面对生活的本地居民,风景也有着原始的美丽,刚刚好,这算是人与自然的一个默契。
跨山越海汉语桥
中山学校是一所老华校,听华人老校工陆先生介绍,学校以前开设过中文课,教的是粤语,后来一度中断,近年来,在学校的努力下,塔那那利佛孔子学院在中山学校开设了中文教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