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中国团队成功实现基因编辑猪肝脏人体移植
发表于 2025年7月
《自然》杂志上刊登的论文。疫系统的排斥反应。

据了解,窦科峰带领西京医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以一只经过6 处基因编辑的猪为供体,将猪的肝脏移植到一名已脑死亡但身体基本机能仍被维持的人的体内,人类受体自身的肝脏被保留,以此模拟临床肝衰竭患者的替代支持治疗过程。观察期为 10 天,直至观察终点,移植的猪肝脏颜色、质地正常,血流动力学良好,能持续分泌胆汁,外周血中的转氨酶、胆红素和猪源性白蛋白等指标变化符合生理预期,凝血功能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受体免疫应答有关的补体活化、T 细胞和 B 细胞反应均被良好抑制。同时,尚未发现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在人体传播的情况。

上述研究成果表明:采用六基因编辑策略的供体猪与特定的受体免疫抑制方案相结合,在控制异种肝移植的超急性排斥反应和急性排斥反应方面显示出安全性和有效性。猪肝脏在人体内能够正常地执行其生理功能,并且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跨物种感染。

这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将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入人体,该项研究的成功是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重大突破,是异种肝移植迈向临床应用的关键一步,将有助于解决移植器官短缺问题。

延伸阅读

异种器官移植:科学突破与伦理挑战并存的未来之路

不同物种间的器官移植被称为异种器官移植。目前全球范围内捐献的人体器官供应不足,异种器官移植被视为缓解器官短缺问题的一个潜在解决方案。医学界此前曾尝试使用黑猩猩和狒狒等灵长类动物的肾脏和肝脏作为移植来源,但效果都不理想。

猪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与人类器官相似,且由于与人类的亲缘关系较远,传播人畜共患病的可能性较低。

本文刊登于《海外星云》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