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读书智慧
在中国现代数学的璀璨星河中,华罗庚的名字始终闪耀着独特光芒。这位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的数学巨匠,不仅以解析数论研究奠定学派根基,更以独树一帜的读书观启迪着无数求知者。他初中辍学却自学成才的经历,印证了其核心理念:真正的读书能力不在于文凭高低,而在于能否构建独立的知识消化系统。在他看来,那些捧着博士学位却仍在导师思维框架中打转的学者,反不如善于自学的青年技工更具发展潜力。这种观点在学历焦虑蔓延的今天,恰似一剂清醒剂——毕业证书不过是知识长跑的起点,而自学能力才是抵达目标的加速器。
华罗庚的读书观始于对深度阅读的极致追求。面对《高等数学引论》中的公式定理,他常与作者展开思维对谈:如果自己是首次发现者,该如何突破思维瓶颈?需要攻克哪些关键证明?这种将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推演的“书页透视法”,使他在流离中仍能保持学术创造力。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