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缤纷盛夏如约而至,空调又忙碌了起来。空调是如何“制冷”的?如何让空调高效运行?如何寻找空调舒适与节能的平衡点?以下知识将助你玩转空调。
为什么会暑热难熬
都说“热在三伏”,那种热、黏、闷的感受简直就是一种煎熬。入伏之后,地表每天吸收的热量要比散发的热量多,因此会有一天比一天热的感觉。同时,盛夏雨水较多,导致空气湿度增大。水的热容量要比空气大得多,这是伏天闷热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时候,天气预报的温度并不是很高,然而我们却感到非常闷热,这是湿度在其中捣的“鬼”!一般来说,气象部门预报的温度是排除了各种干扰之后的空气温度,即自然状态下的空气温度。而我们所感受到的温度,则是通过皮肤与外界环境接触时感受到的体感温度,容易受到温度、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

为什么高湿度会影响人们的舒适体验呢?有人把酷暑难耐比喻为“ 桑拿天”,说的就是空气湿度过高。在这样的空气环境中,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已接近饱和,因此基本上没有能力再去吸收汗水蒸发的水蒸气了。这样就会使汗水持续积聚在皮肤上,造成人体温度不断上升,让人感到暑热难熬。
研究表明,当空气的相对湿度为 50%~ 60%时,人体感觉最为舒适。当湿度过大时,人体中的松果激素量也较大,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相对降低,因此就会感到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忙碌的空调,如何为你解忧
空调也叫空气调节器,其基本功能就是降温、除湿,从而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室内的空气质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舒适体验。我国制定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室内空气质量有详细和严格的要求,主要分为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和放射性指标。
单就物理性指标来讲,主要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和新风量。就夏季而言,房间温度标准值为 22℃~ 28℃,相对湿度宜控制在 40% ~ 80%,风速应小于或等于 0.3 米每秒。
温度 作为表征物体含热多少的物理量,温度对人体的舒适度具有极大的影响。人体所具有的体温调节功能,是通过产热与散热来维持的。当温度高于体温时,通过辐射、传导、对流方式进行的散热就会停止。此时,蒸发成为皮肤散热的唯一方式。

湿度 我们周围的空气可以认为是含有水蒸气的湿空气,而空气湿度表示的就是空气的干湿程度。我们常说的相对湿度,指的是在一定温度和大气压力条件下 , 湿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条件下的饱和值之比,用百分比来表示。因此,相对湿度反映了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分量接近饱和的程度。
空气流速 空气流速直接影响人体的对流散热和水分蒸发散热的效率,因此会影响人体的舒适度。在偏热的室内环境中,适当提高空气的流速可以增加舒适度;而在偏冷的室内环境中,提高空气的流速就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调节空气流速的方法除了空调回风和通风换气之外,还可以通过风扇来调节。

新风量 在密闭的空间内,空气中原本就存在着许多有害的气体、微粒和微生物,它们很容易随着人体的呼吸而进入气管、肺部等器官,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采用通风换气等方式来保证空气中的新风比例,对于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度至关重要。

空调分为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两大类。前者主要是为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而进行的空气调节,后者主要是为满足生产或其他过程的工艺性要求而进行的空气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