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江苏县域产业“六小龙”
【编者按】
2007年,第一次诞生3个千亿县,全部来自江苏;2022年,昆山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2024年,江苏共有22个县(市)上榜千亿县,占比超过1/3;前十名中,独占五席,更是包揽前三,连续多年霸榜全国千亿县……放眼全国,江苏的千亿县发展路径具有显著的标杆意义,其发展策略和成功经验,特别是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打法,对各地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文通过梳理江苏省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图,全面展现江苏省县域新兴产业实力,并探寻江苏县域产业“六小龙”,可以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个方面的启示。

长期以来,江苏县域经济发展始终走在全国县域前列。在当下以杭州 “六小龙”企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浪潮中,江苏县域正以“制造业基因”重构竞争优势。
从智能装备到人工智能,从生命健康到未来能源,江苏县域不断培育具有江苏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潜在的“六小龙”们提供静待“一鸣惊人”的产业沃土。
战新产业的“空间协奏曲”
在江苏县域战新产业版图上,正上演着苏南领跑、苏中发力、苏北兴起的“群龙三重奏”。
长江以南,以昆山、宜兴、江阴等为首的苏南地区县域战新产业规模全省领先,相关新质生产力企业数量占全省比重高达61.8%,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高速发展,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名词成为领先发展、超前布局的焦点。
跨过长江,苏中地区海安、如皋、高邮等县域发展态势迅猛,重点围绕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海洋船舶制造等产业持续发力。

再到苏北地区,则以东台、阜宁、大丰等县域为代表,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绿色环保等领域重点突破。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决策》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