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黑神话:悟空》的火爆,给游戏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很多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游戏产业,渴望打造下一个爆款。
从行业格局来看,游戏行业已经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城市集聚性。核心城市厂商扎堆,从业者趋之若鹜;二线城市的新兴厂商也在崛起。很多从业者想要跳槽、求职,除了看厂商实力和项目方向之外,往往还会问一句“你们在哪个城市”。
技术更替与人才流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强者恒强的局面。但在这个万亿级的广阔市场中,后来者同样机遇无限。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格局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下一批“游戏之都”会在哪里崛起?
北京与上海的先发优势
上世纪90年代,网络游戏尚未兴起,游戏开发以单机为主。当时,北京是当之无愧的游戏产业摇篮。北京中关村依托高校和中科院等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聚集了一批软件公司,最早投入到游戏代理和开发的业务中。
20世纪末,单机游戏时代达到了鼎盛。2000年,中国游戏电子出版物市场规模约有1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由北京贡献。
与北京相比,上海在单机时代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吸引了大量美术外包和国外游戏公司进入,国际游戏巨头科乐美、育碧等相继在上海设立工作室。上海本土的原创单机游戏虽不及北京繁荣,但上海软星等团队参与开发的“仙剑奇侠传”也成为经典作品。
步入21世纪后,上海迅速崛起为中国游戏产业中心之一。手游时代孕育出一批现象级企业,被誉为“上海游戏四小龙”的米哈游、莉莉丝、叠纸和鹰角。上海也逐渐成为二次元游戏重镇,吸引许多企业在此扎根。
上海的成功并非偶然。作为国际大都会,上海在全球视野和吸引人才方面有很大优势,善于洞察市场,能够推出创新、具有差异性,玩法和美术都质量较高的产品。而上海每年举办的ChinaJoy游戏展、B站和米哈游嘉年华、电竞赛事等活动,让城市更有凝聚力,也获得了一定的文化符号效应。
上海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也是优势之一。上海很早就布局数字内容产业生态,市区两级出台多项扶持政策,保持稳定且持续的支持力度。宽松的政策环境聚集了众多企业,良好的产业氛围又可以进一步吸引人才慕名而来,不断为行业带来新的视角和新鲜血液。
这种正向循环的资源与人才流动,让上海成了游戏人最趋之若鹜的城市之一。
新秀城市崛起之路
相对于北京、上海等老牌“游戏之都”,广州、成都等新秀城市也很有特色。
作为中国游戏产业另一极,广州孕育了网易、三七互娱等上市公司,以及大量手游创业团队。其中,网易游戏20余年来收益和影响力长期居于国内各大游戏榜单前列。
与上海充满活力的创新氛围不同,广州游戏企业风格相对务实低调,注重用户体验和长线运营。而且,广州有配套产业链相对完备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