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中宣部等部门部署开展2025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近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科协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通知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紧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凝心聚力,始终聚焦农村基层实际需求、农民群众所思所盼用劲发力,改进创新组织方式与活动内容,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更对路、更有效,使基层真正得实惠。
通知提出,要充实农村文化生活,组织各级各类文艺团队赴农村开展文化服务,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农村。动员各级宣传文化单位深入农村开展结对帮扶,组织文化艺术交流培训活动,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送法律知识和服务下乡,引导农民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组织科技力量下乡服务,促进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开展科学普及活动,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向农村延伸,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便就医。开展关爱帮扶行动,加强心理健康疏导,有针对性地提供助学帮扶、亲情陪伴、安全照护等服务。
动态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合肥举行
6月10日,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合肥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
本届大会以“汇聚网络正能量 引领时代新风尚”为主题,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会针对网络文明建设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话题,如网络主播培育管理、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个人信息保护、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等,新增了相关分论坛,积极回应网民关切和社会关注。与往年相比,本届大会成果内容覆盖更广,主论坛发布“2025年网络文明建设优秀案例”和“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推选成果”,同时展示5年来网络文明建设领域涌现出的优秀案例和典型账号。14场分论坛发布网络文明建设领域的一系列新成果,全方位展现“十四五”期间网络文明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
第35届中国新闻奖参评材料开始公示
6月30日,第35届中国新闻奖参评材料开始在中国记协网、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本次公示至7月4日结束。在此期间,社会各界可通过电话、传真、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提出意见。评奖办公室将对有关违规情况的举报进行核实、处理,评议意见将提交审核委员会、评选委员会参考。本届评选工作结束后,评奖办公室将公示评选结果,欢迎社会各界继续监督、评议。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联系方式:电话:010-61002846;传真:010-61002726;电子邮箱:5826@vip.163.com。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海峡视听季在厦门启幕
6月14日,第十七届海峡论坛·海峡视听季在福建厦门启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昕,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赵世通,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台湾中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创会理事长汪威江等出席活动开幕式,两岸业界共300余人参加活动。
当天,第十届海峡两岸青年网络视听优秀作品展在厦门开幕。作品展以“融合发展 携手未来”为主题,面向两岸青年从业创作者征集原创网络微电影、微短剧、网络纪录片(含网络微纪录片)、网络动画片、短视频、网络电影、AIGC视听作品等7个单元网络视听作品共1954部,征集作品数量和质量再创历届活动新高,并首次在两岸视听作品征集中开设AIGC赛道。经评委会评选推荐,确定12部最佳作品和2部评委会特别推荐作品,获表彰作品后续将在两岸高校、新媒体平台进行展播。当天还举办了“光影记·两岸国漫秀”,活动通过花车巡游、创意舞台、文创产品等形式展现国产动画产业的成长与蜕变。
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京开幕
6月18日,以“促进文明传承发展 推动交流互鉴共赢”为主题的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马来西亚担任主宾国。
本届图博会进一步扩大展览规模、提高国际化程度、优化空间布局、创新形式、提升专业服务、丰富活动内容,更好地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本届图博会扩大展览面积至6万平方米,8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家展商参展,1000多家海外出版机构线下参展。会上展览展示9万种版权图书、22万种精品实物图书。精品出版物展重点展览展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和相关学习读物、“十四五”时期主题出版和重大出版工程成果图书、各类精品图书和获奖图书。
第30届上海电视节在沪开幕
6月23日,第30届上海电视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本届上海电视节以“三十而励 光影新程”为主题。聚焦精品创作、国际传播、国际超高清影视产业发展、微短剧发展路径等话题举办8场白玉兰主题论坛,邀请本届白玉兰奖电视剧单元评委会主席、动画单元评委和纪录片单元评委举办3场大师班。本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涵盖电视剧(中国剧、海外剧)、纪录片、动画片、综艺等四大类别五个单元,征集到来自五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部作品,其中纪录片报名数量增幅约10%,最为显著。同时,电视节还启动了“白玉兰国际推广计划”。
《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报告》在京发布
6月23日,2025年度《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报告》在京发布。报告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日报社国际传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发布,聚焦推动中国城市以直观、生动、亲民的方式走进全球视野,成为世界近距离观察中国、感受中国的窗口。本报告着力剖析中国城市海外传播影响力情况,以大数据为基础支撑量化研究,通过多维指标立体呈现全球舞台上备受关注的中国城市,挖掘独具特色的中国地方故事,为更好地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和窗口提供参考。
广东卫视、深圳卫视4K超高清频道开播
6月28日,广东卫视、深圳卫视4K超高清频道同时开播。广东卫视4K超高清频道创新构建“10+6+N”超高清节目体系,以“让视界耳目一新”的崭新形象为全国观众展现湾区风貌,传播岭南文化;深圳卫视4K超高清频道以“让世界更清晰”为主题,全面升级新闻资讯超高清制播系统,实现新闻资讯节目的全面超高清化,并全新打造《深圳,我来啦》《大美深圳》等焕新节目,突出科技、都市、时尚元素,展现特区创新活力。
广东卫视、深圳卫视两个4K超高清频道的开播是落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超高清发展年”工作部署和中国(广东)超高清电视先锋行动计划的重要成果。上述两个频道目前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线电视、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近3亿家庭电视用户。
海外
生成式AI成为流媒体平台与社交媒体的重要引流来源
6月17日,Similarweb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5月,生成式AI搜索引流达13亿次,其中YouTube以近4000万次访问量高居首位,超Facebook、Wikipedia及Reddit的总和。分析显示,AI聊天机器人正快速演变为新型的内容搜索引擎,大量用户被引流至UGC平台、电商平台及教育、新闻网站。eMarketer资深总监Jeremy Goldman指出,AI引擎优先推荐结构清晰、可信度高且具有点击价值的内容,因此需强化生产知识类文章、问答文章、博客,并融入教育性与UGC元素;同时通过长尾关键词搜索优化、站内链接提升权重,并利用社交媒体和新闻媒体进行精准投放广告,从而提高曝光率与点击率。
数字
4929.15亿元
6月6日,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第十届音乐产业高端论坛在京举行,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在论坛上发布了《2025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约4929.15亿元,同比增长4.97%。中国音乐产业在技术革新、消费升级与政策引导的多重驱动下,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创新活力,实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增长。
5.75亿人
6月17日,中国作家协会在江苏盐城最新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中国网文用户规模达5.75亿人,年度新增作品200万部,营收规模约440亿元。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影响力持续扩大。2024年新增17万部作品,文笔更加注重细节,着力表达现实的真实与厚重,体现出对文学性的自觉追求。“年代文”风行,更多作品采用基层人物的视角,用小切口表现新时代。科幻创作依然火爆,多部作品获得银河奖、星云奖。
【编辑:杭丽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