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作者 冯士新
发表于 2025年8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为主流媒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在新的传播格局中,主流媒体如何守正创新,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推进系统性变革,实现媒体“四力”的提升,是业界学界高度关注并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2025传媒年会的主题是“系统变革智启未来”,下面,我针对这一主题,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与大家交流。

一是以人工智能赋能媒体主流价值提升,助力舆论阵地建设。主流价值决定方向和底色。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演进和选代,已经成为推进主流媒体变革的新动能。作为社会舆论的引领者和正能量的传播者,主流媒体必须强起来,以变应变,将主流价值融入内容创作与传播,以前沿技术赋能优质内容的价值提升。要始终坚持正确舆论方向和价值导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不断丰富内容供给,创新表达方式,深化融合发展,做好做强正面宣传,提升舆情引导和把握能力,建强主流與论阵地。

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传媒行业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前沿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成为传媒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伴随新的算法和传媒专业大模型的不断涌现,主流媒体需要不断利用新技术,以智能化重塑业务流程,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新闻报道、节目策划、内容生产、传播应用、安全监管等全链条、各环节的创新应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媒体融合发展,提高内容生产和分发的效率与精准度,以新技术拓展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向数智化迈进,让正能量产生大流量,并引导大流量积极传播正能量。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丰富应用场景。主流媒体拥有优质的内容数据、丰富的应用场景,具备人工智能大模型健康发展的基础要素支撑,对于重塑传媒内容生态有巨大潜力。当前,人工智能在主流媒体的应用正逐步深入各个领域,推动新闻在政务、服务、商务、文旅等行业全场景服务的升级。主流媒体需要积极探索“新闻 +. 政务服务商务”新路径,不断拓展新的市场领域,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创造新的应用场景,全力提升内容创新力、品牌竞争力、市场变现力、用户服务力,推动自身业务的多元化和全面发展。地方媒体要坚持地方特色,深耕本地资源,服务好本地人群,让当地人民群众用得上、离不开。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筑牢智力支撑。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人才是第一资源。传统媒体在人工智能领域缺乏核心研发人才,原有的体制机制以及薪资体系难以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加入。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在人才激励政策上有效探索。在现有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注重员工全媒体素养的培训和提升。同时,与传媒院校合作开展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优化产教融合资源布局,深化校媒合作育人模式,强化跨学科人才储备,打造更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后备人才队伍。

五是坚守主流媒体责任和使命,推动技术向善。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也给传媒业带来了诸多问题,如虚假信息泛滥、内容数据污染、算法偏见与信息茧房加剧,深度伪造风险上升,侵权风险增加等。主流媒体必须以更高标准自我要求,推动技术应用全过程体现主流价值,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传媒行业的思想文化引领价值是不应被取代的。主流媒体要坚守正道,生产传播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质内容,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之翼,在人机共生、融合发展中开创传媒行业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本文系作者在2025年6月11日2025传媒年会上的发言,内容有删改

本文刊登于《传媒》2025年1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