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六月,赣鄱大地草木丰茂,素有“文化之邦、才子之乡”美誉的江西抚州,以其深厚人文底蕴和时代奋进之姿,迎来了一场聚焦传媒变革、汇聚思想光芒的行业盛会。
6月11日,以“系统变革 智启未来”为主题的2025传媒年会在江西抚州召开。本届年会在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报业协会、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支持下,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杂志社、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日报社、江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共抚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江西广播电视台今视频、江西IPTV、抚州市融媒体中心、抚州市属传媒集团承办。来自全国150多家主流媒体、行业机构及国内知名高校的400多位传媒人士齐聚一堂,探讨媒体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共话智媒时代媒体的变革与发展。
从工具赋能到结构重构,人工智能引领主流媒体系统性转型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攻坚之年。这一年,传媒格局深层演进,技术生态加速迭代,主流媒体亟须实现价值引领、内容生产、技术支撑和组织结构等层面的系统性重塑。在人工智能从工具层介入迈向价值协同、内容共创的背景下,如何推动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不仅是行业发展的战略命题,也是推进国家传播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支点。在年会主论坛中的领导致辞环节,6位来自主管部门和主流媒体机构的重要嘉宾,从战略定位、制度创新、平台协同、内容伦理等多个维度,深入阐释他们对“人工智能赋能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理解、判断,在回应时代课题的同时,也为传媒转型提供了政策启示和实践方向。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在致辞中强调,我们要准确把握人工智能运用规律,全面客观评估人工智能与传播领域的长项和短板,科学认识和评价主流媒体在人工智能时代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存量与增量,以AI赋能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范卫平表示,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催生了新质生产力,不仅改变了媒体内容的生产方式、传播渠道,还重塑了媒体行业的竞争格局。当下,高质量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主流媒体的“四力”是我们传媒人面临的一个重大又迫切的时代课题,也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殷陆君分享了对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四点思考:以内容为引领,把好方向之舵,开拓舆论主阵地;以技术强动力,扬起奋进之帆,勇闯融合新蓝海;以创新振精神,划起机制之桨,激活发展新动能;以担当扛责任,锚定事业之基,创造良好舆论生态。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冯士新在致辞中表示,要以AI赋能媒体主流价值提升,助力舆论阵地建设;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要强化服务意识,丰富应用场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筑牢智力支撑;要坚守主流媒体责任和使命,推动技术向善。
江西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傅云在致辞中提出,当前新技术的发展浪潮奔涌向前,传播格局深刻变化,舆论场多元震荡,主流媒体不仅面临流量突围的任务,更肩负着价值引领的使命。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既要练好内功,更要善借外力。
抚州市委书记范小林在致辞中介绍了抚州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果,他表示这些成果离不开新闻媒体的鼓劲加油、提神振气。此次年会的举办将为抚州带来新闻传媒领域的前沿理念和宽阔视野,并将进一步推动抚州市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对抚州各项事业发展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从实践前沿到理论纵深,以高维对话双向赋能业界学界
“站在这样一个新征程新起点,媒体融合发展战略已经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拉开了新的帷幕。”在2025传媒年会主题演讲环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以《从媒体融合到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深刻阐释了媒体融合十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未来趋势。他指出,当前传媒格局正经历深层调整,舆论生态、传播体系和治理结构面临全方位重塑。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部署,更是顺应技术浪潮、提升国家传播能力的关键抓手。
为进一步拓展研讨深度、激发多元智慧,本届年会主题演讲板块特别设置“领导演讲+专家点评”双线互动模式,邀请业界代表聚焦战略实践,学界专家紧扣理论前沿展开深入解析,在理论和实践、战略和路径之间搭建共建共享的对话平台,形成多维视角下的思想共振,推动关于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深层讨论走向纵深。
“从‘铅与火’的平面媒体时代,到‘光与电’的立体媒体时代,再到‘数与网’的全媒体时代,每一次媒体革命背后都是先进技术在引领驱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