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亲自擘画和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以及互联网新兴媒体,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重塑中国传媒业新格局新生态,抢占传播制高点,打造传播新优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能力水平整体大幅跃升。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是“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新征程开局起步的关键节点作出重大改革部署,牢牢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针对“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作出了一系列前瞻性部署、创制性安排。站在新征程新起点,媒体融合发展战略已推进到新阶段,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正拉开新帷幕。
国家广电总局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推动系统性变革实现重点突破
国家广电总局党组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5年,在十个方面作出重点工作部署:实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工程;推动广播电视媒体系统性变革;实施广电视听融合发展工程;全面提升网络视听领域治理能力;推动超高清电视端到端取得明显成效;巩固深化拓展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强化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提升行业综合治理能力;体系化推进安全保障;加快建设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推动广电视听国际传播加快系统布局、重点突破。其中,“推动广播电视媒体系统性变革”和“实施广电视听融合发展工程”是当前深化广播电视系统性变革的重中之重。
在推动广播电视媒体系统性变革方面。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形成广播电视系统性变革调研报告。二是坚持巩固提升广播电视和创新发展广电新媒体两条腿走路,深入推进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三是坚持持续推进频道频率精简精办、结构优化,创新办好主频道频率和特色频道频率,推动广播电视频道频率高质量发展,以强化精品意识,提升内容创新制作能力,以强化服务意识,为群众提供更佳的收视体验。四是坚持加快高清普及,尽快实现全国电视频道高清化。五是坚持做强做优广电新媒体,分级分类支持打造一批有较强影响力、传播力和自我造血能力的客户端和账号。推动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提质升级,不断优化联盟账号矩阵。六是坚持勇于变革,建立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一体化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工作机制。坚持深化人力资源、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等制度改革,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畅通的晋升渠道、有效的激励机制。七是坚持做好中国视听大数据系统升级工作,广泛精准覆盖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各类数据源,做好广电视听全媒体生产传播评价工作。
在实施广电视听融合发展工程方面。一是坚持“内容 + 传播”双轮驱动,推动“文化 .+ 科技”融合创新,发挥“内容 + 网络”综合优势,以建设新型广电网络为基础,整合聚合行业资源,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围绕“特色鲜明、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基本要求,加快建成“基础设施网”“内容服务网”“监测监管网”。二是推动惠民服务提质升级,优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供给保障政策。三是加强新技术产业应用,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融合应用,推动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基地项目落地实施,构建高质量视听数据集,训练行业大模型,改进和提升生产效率、传播效果。四是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积极推进5GNR新场景新应用。
2023年至今,国家广电总局在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的工作领域取得突破,赢得社会广泛赞誉,极大地提振了行业信心与凝聚力。在2024年十个方面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2025年推出的十个方面重点工作更加强化系统观念、系统联动、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为全国广电系统探索系统性变革路径、实施系统性变革举措发挥了顶层设计的全方位指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