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90后小伙真会“装”
作者 依江宁
发表于 2025年8月

“老板,我想把文身机的零件裱起来可以吗?”“请问可以裱我家乡的青瓦片吗?”……“鲁大爷装裱工作室”的主理人范伟浩每天都会收到稀奇古怪的物件:一件球衣、一叠车票、一张专辑、一只风筝、一麻袋八角花椒,甚至是一张餐巾纸。看似廉价的东西,在他眼里都是无价之宝,因为物件上寄托着顾客的情感和人生故事。经过精心设计,他把这些看似无用的物品裱进画框里,变成艺术品。4年多来,他已经为1万多人装裱过物品,也收藏了1万多个人生故事。

从裱字画到裱球衣

范伟浩1990年出生于广东云浮,2009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本科毕业,在招聘市场接连碰壁几次后,他和几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合计:不如自己创业,就在学校旁边开了一家装裱工作室,因为追求鲁班精神,故取名“鲁大爷”。

最初,他们只是裱字画,主要为学校里的师生服务。武汉的江边有一个木材市场,他们在市场选原木、切树皮,拿回来一根根裁成框条,上木蜡油。手工制作的精美画框深受师生的欢迎,在学校周边渐渐打开了名气。

看到电商日益火爆,范伟浩决定进驻淘宝。当时,同行当的店家卖的相框,要么镶了金边,要么刷了五颜六色的油漆,远不如他们手工打造的木质画框“低调奢华有内涵”,所以“鲁大爷装裱工作室”的画框虽然比同行贵,但销量并不低。

2017年,范伟浩接触到国外的装裱理念,并专门到国外学习。在展会上,他遇到一位健谈的国外摄影师。摄影师告诉他,欧洲有一些数百年历史的装裱店,装裱的物件五花八门:不只是平面的美术类作品,还可以装裱立体的物品,如食物、木雕、首饰或者扇子等。范伟浩一下打开了思路,如果可以装裱承载了人们感情的各类物品,那服务的对象将无限广阔。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